您的位置 >> 首页>>教学工作>>校本研修>>正文

“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小学语文素养落地的实践研究”专题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23/9/25 14:24:36 出处: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作者:徐丽 有676位读者读过

“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小学语文素养落地的实践研究”专题教研活动(侧重研究“朗读指导”)


2023922日星期五上午,在铜山小学录播教室开展了,“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小学语文素养落地的实践研究”专题教研活动。李慧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上册的《11我是一只小虫子》。凤凰母语张雅平老师莅临指导。

IMG_5471

   李老师执教的 《我是一只小虫子》从学生的立场解读文本。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这主线展开。再抓住“刺痛、昏头昏脑、毛茸茸”感受当小虫子不好、没意思,然后通过“洗干净、去旅行”感受当小虫子不错、有意思。

李慧老师落实要素,在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紧扣课后练习题第三题,在角色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想象的同时,通过“你指我猜” 游戏中积累“月”字旁的字。这节课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仪态大方,富有亲和力。课堂生动形象,气氛自然活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韩响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通过欣赏图片,引出课题。播放小兴安岭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在文本的梳理上,韩老师着重讲解了春天、夏天两个季节的景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理解和感悟。在课堂上,韩老师还尤其注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抓关键词“数不清”、“几百里”、“绿的海洋”,让学生读出树的绿和多的特点。还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韩老师的朗读指导,不仅细致,而且有效。学生读的有韵味、有感情。在词语的讲解上,韩老师也精心研究,通过几张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区分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和严严实实的不同。通过朗读、出示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抽出”“浸”等词语的妙处。在课堂最后,也留足了时间给孩子们写字!

韩响老师的整节课结构清晰、书声琅琅。让人听得入神,受益颇多!

_-498863338__96c26267dd94128e5f0571ecaea4b14b_-2095136617_IMG_20230922_103258_0_xg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