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教育科研>>正文

路,在脚下

发表日期:2020/11/20 10:44:02 出处: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作者:李慧 有762位读者读过


“路”这个字是由足和各组成的。暗示着路在脚下,各自有各自的路路即道,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路,就需遵循怎样的法则,没有路那就多走走,路太多,那就慎重对待。

如果,这条路,你选了,那就更需慎之又慎。

让路充满希望

“教育的路上,我们一路踏着荆棘而行,失败是我们向上攀登的垫脚石,我们踏着它们,仰望星空,让教室充满希望。”

                     

带着“蜗牛”看“路上风景”

 

拿到《教室里发生了什么》这本书,一开始就被封面上的这段话吸引住了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成为一名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到现在有两个多月了,因为没有任何的经验,一开始面对很多事情真的可以说是手足无措,每天面对几十个孩子,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处理完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自己很多地方做的不对,或者说不好。会感觉到很懊恼,很失败。但是也正像这本书卷首语中说的那样,教师需要在实践中获取经验,从失败中获得成长。

这本书收录了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失败案例,这本书的两位主编于洁和潘其勇老师又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多案例都是我们平时可能会遇到的,所以这本书真的很值得去读一读。 在读“做一个不贪心的班主任”这一板块的时候,《啃不动的“硬骨头“》这一板块让我感触颇多,它讲的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小孩,成绩差,不交作业,屡教不改……案例中的金老师在他身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依旧没有好转,只能期望于他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懂事。这样的学生相信每个老师都会遇到。在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小孩,是个小姑娘,基础差,又不肯写作业。一开始我是想对她实施感化教育的,希望她可以把作业写好,她表现的稍微好一点我就会在班里表扬她一下,她也会写小纸条给我,保证好好学习。但是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又开始不写作业,上课也不听讲了。我找她谈话,说对她很失望,问她是不是希望我不管她,她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说不是。我给了她两个选择,一个是以后作业我不管,她我也不管。第二个选择是以后好好完成作业。她选择了第二个,她又坚持了一个多星期,又开始不写作业。我当时也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了,就对她说,以后作业都不用交给我了,我也不会管你,你看看好不好。就这样,我连续几天没有管她,希望她能够感觉到没人管是很难受的事情,来主动认错,以后都能够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但是几天过去了,我发现她并没什么感觉。我就在想我处理的方式是不是有问题,看了书中这个案例后面的分析,点评的老师说,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不如去“一小步,一小步”的引导,不要贪心,让他们慢慢的向前发展。我深受启发,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与其盯着她身上的问题,倒不如去发现她们身上美好的东西,不要贪心,慢慢地去鼓励,去引导,让他们慢慢的改正,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变好。

希望我们都可以像书中说的那样,不断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仰望星空,让教室充满希望!

耿进宜

 

                 “你”带着信心上路

 

最近我读的这本书叫《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其实,刚拿到这本书时,就从文字中揣测,本书应该是教育中失败案例的反思,仔细阅读本书时,果不其然,书中收录了多位班主任老师教育中的一个个失败案例,还有两位专家对案例作的评析,并为此加以支招。有的案例在短短的两个月中我也遇到过,还有一些案例还没遇到,但是很具有普遍性,所以对于我这个新班主任来说,读起来更有触动。

文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很深刻,班上的小徐同学上课打瞌睡,老师单独找他谈了两三次话,效果不理想,把家长请到学校一起来教育,他的父母也是束手无策。半学期下来,小徐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期中考试,所有学科都挂红灯,班主任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以你现在的成绩,你是绝对考不上好学校的,只能去上一些垃圾学校,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好好学习!”小徐听完后也没什么反应。想不到的是他变得越来越消沉,索性开始破罐子破摔。

对这个案例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班也有一名差不多的小徐同学,小徐同学学习态度散漫,上课总是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因为打扰到上课,先一开始我也总是用严厉话语批评他,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就借鉴了书上的好方法“给孩子相信自己的希望”,教育没有如果,务必谨言慎行,老师绝不能用一味的批评摧毁孩子的信心,要想尽办法让孩子相信自己,燃起他学习的激情,产生学习的动力。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给孩子单独辅导时,我发现虽然他英语只考了四十几分,但是他记单词很快,于是我便抓住这个优点,不断鼓励他:“你也太棒了,单词记的比老师都快,课文肯定也不在话下,下次考试肯定能考到七十分。”他有些半信半疑,支支吾吾不好意思说道:“怎么可能,我之前只考了四十几分。”我说:“老师相信你肯定可以的!”之后我便发现他背书非常积极,一下课就到我的面前来背书给我听,果然成绩有了提升,我很是欣慰。

作为新班主任,对于如何管理孩子真的让我一头雾水,但是这本书正好给我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努力实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像优秀的前辈们学习,不断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用鼓励的话语唤醒孩子们内心勤奋的种子。我相信只要我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们就一定能够拾起信心,教室里也肯定会发生更多美好的故事。

顾静

 

带着尊重,携手并进在路上

 

许久没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了,肚子里缺少点文墨,越发觉得心慌。尤其是上班以后,只长赘肉,不长知识,记性也差了,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本学期在学校的号召下,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书——《教室里发生了什么》,这是关于班级管理的故事,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我对里面的教育案例非常感兴趣。书中提到,反思的勇气带来美好的教育,美国的帕克.帕尔默曾说过: 真正好的教育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育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毫不奇怪,教育牵动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育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 当读到“越热爱教育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我瞬间豁然开朗。你愿意直面你曾经的教育失败吗?无论是你的错还是学生或是家长的错,无论是双方都有错。成功的案例固然带给听众正能量,但是如果能讲讲自己的失败呢?你是否愿意是否有勇气去揭开已经结痂的伤疤?而听众又能在我们的失败中获得更大的启发吗?书中有很多案例都表现出老师总想树立威信,让学生乖乖听话。但所谓“威信”带来的强势和高高在上,容易变成伤人的武器”,让师生渐行渐远。所以,就像书中杨雪瑶老师说的,尊重是教育的第一步,放下权威和身段,拾起尊重和平等,师道尊严靠的不是教师的严厉和学生的敬畏,而是真诚与爱戴。

书中也提醒了我们教师要注意批评的场合。人都是要面子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当老师气冲冲地走进班级,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不由分说地对某一位或者是某几位学生批评了一通,对自尊心强的学生而言,公开场合的批评只会令其无地自容,而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很容易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批评也要“私人订制,量身定做”。人有十指,长短不一,每个学生也有其长处、短处,以某一位学生的长处比较另一位学生的短处,实不可取。在面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摸清缘由,看准时机,在清楚学生是吃硬还是服软的情况下进行批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别忘了,孩子有一颗“玻璃心”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哪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我们选择了教书育人这条路,成功与失败交织着教育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五彩斑澜的生活。由此让我想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失败+反思=成长,如果我们愿意直面曾经的教育失败,能够在反思中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错误行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细微而丰富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正因为对曾经的失败有了痛彻心扉的感受,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直面与反思,当再次遇到相似的情况,我们就拥有了极强的应变和把握的能力,能够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成功的甜蜜,应该是在细细咀嚼失败的苦果后从惆怅中升华出来的智慧,总让人感受到诗意和哲理。

20载的学校学习生涯,有6年是在小学课堂上度过的。身为一名小学人民教师,我的使命感便又增强了一分。正如大学时我的老师所说:教师的生活工作态度必然影响学生。不管我们做什么事,在"想到"和"得到"之间一定要努力去"做到"。虽然有的时候,做的很好,收获却甚微,但我们不要后悔,因为我们没给自己留下遗憾,或许我们从努力过程中享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这或许是另一种幸福的收获!这就像我们出去旅游一样,我们固然在景区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但在旅途中不也有许多趣事和迷人的色彩吗?                                   

当我读到“孩子的成长是个系统的工程,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缺一不可。”是啊,言传身教不只限于家庭,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可能比家长还要大。教师语言显示职业修养。教育,即言传身教,身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变得丰富生动,不让学生反感也是一门功课。想要在教育学生时“妙语连珠”,首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紧跟时代的脚步。其次,在与学生谈话时也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老师,我们面对的是思想和价值观都未成型的个体,我们教育学生要做到直接明了,通俗易懂。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期的模仿学习阶段,内心脆弱敏感,教师在与学生说话时理应照顾到学生的情绪,用最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教育学生。

周凯

让梦想在路那头,挥手相迎

蹒跚起步,便永远选择不再回头。在这条路上,充满欢喜,忧伤,平顺,坎坷,阳光,风雨,这是一条属于我们教育人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