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小学新入职教师培养计划
发表日期:2017/8/24 14:06:55 出处: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作者:丁红生 有995位读者读过
铜山小学新入职教师培养方案
为了使我校新上岗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较好地掌握学科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熟练教学技能,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根据我校实际,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主要思路是:坚持一个“严”字——从严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评抓好二个“落实”——辅导(教师、计划、内容);考核(组织、条件、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师德修养、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基本功为目标,以符合青年教师成长特点的教育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支优秀青年教师队伍,促进全校师资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培养对象
教龄在5年以内的新教师。
三、培养目标:
1.思想培养目标:形成良好师德,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一切以学校利益为重,一切为学生成长着想。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谦虚上进,养成勤勉的工作习惯,有团队协作精神,工作上,严谨认真,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2.业务培养目标: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之下,结合年轻教师的教学实际,进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全方位、多层次、跟踪式分段培养,力争做到“一年入门、三年上路、五年成才”。力争在五年内使新教师能独立胜任小学班级和学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备较高的小学教学水平,能开展教科研工作,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真正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
四、组织领导
为了把青年教师培养的规划落到实处,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下列同志组成:
组 长;夏翠莲
副组长:郑宜军 周兴全 秦祥东 丁红生
成 员:陶武 卢昌福 魏小刚 及各年级组长
五、培训内容:
1、良好的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树立勤奋、拼搏、奋斗精神。
2、较强的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能够全面深入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选用方法得当,难点突破。
3、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表扬为主,能以富于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4、较强的教学能力
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5、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普通话准、表达能力强、富有激情;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强;练就一手好,板书工整、规范、重点突出。
6、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六、培训形式与要求
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镇级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培训的质量。
(一)集中培训
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按省、县市等有关培训要求参加集中培训,所在学校也要统一组织新教师,通过专题讲座、问题研讨、自修自练、观摩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教务处每学期不定期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教研等环节进行督导检查。并及时反馈指导,促其发展。学校积极为新教师提供学习、培训、进修机会。校内、校外的教学研究活动优先安排新教师参加,特别是区、市级参观学习活动,促进新教师尽快丰富和提高自己。
(二)师徒结对
指导教师是新教师培训的主体力量,是新教师岗位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中心校为每一位新教师安排辅导教师,所在学校也要发挥“青蓝结对”中指导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为每位新教师指派指导教师,并签定师徒帮扶协议, 颁发指导教师聘书。
1.安排师德高尚,教育理念新颖,经验丰富,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为指导老师。
2.指导老师和新教师根据学校新教师培养计划及新教师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出新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
3.指导教师在师德修养、教学常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教科研和班主任工作常规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指导。
(三)培养形式
1.新教师听课:每学期观摩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课堂教学20节以上;指导教师听课:第一年每两周至少听新教师课堂教学1节,第二年起视实际情况可略减少(下同);教研组听课:第一年每月至少听新教师课堂教学1节(每学期学校领导必须参与一次)。
2.手写教学详案,一周至少一篇教学反思,每篇250字以上。
3.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每学期有3000字左右的读书摘记或学习心得体会。
4.三年以内的新教师每学期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1节,四至五年的新教师每学年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1节。
5.每学期必须编制有代表性的试卷一份,学校教务处(或教研组)对试卷作出恰当的评价。
6.每学年完成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或教育叙事一篇,要求字数在1500字以上。
7.综合素质比赛。学校将组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大赛项目为优质课(包括课件制作)、“两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综合成绩满分和各专项成绩的满分均为100分,各专项成绩占大赛总成绩的权重依次为优质课70%、课件制作、“两笔字”、普通话分别占10%。
七、管理与考核:
1、培养时间一般为五年(中途如有变动另行安排)。
2、建立新教师培养个人档案,对新教师个人成长进行跟踪记录。
3、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对新教师进行考核,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4、对结对效果优秀的师徒教师进行奖励。
附件1:
铜山小学2017年新教师“青蓝结对”帮扶对象安排表
青年教师 | 指导教师 | 青年教师 | 指导老师 |
夏美 | 李慧 | 孙秋霞 | 卢昌福 |
韩响 | 王鑫 | 赵艳 | 许瑞 |
周凯 | 秦祥东 | 王丽 | 翟小进 |
严维清 | 张英 | 邱月 | 秦碧欣 |
李攀 | 朱妮娅 | 成婷 | 徐叶兵 |
马铃 | 曹蕤 | 袁瑛 | 朱云霞 |
铜山小学新入职教师培训安排
时间 | 主题 | 负责人 | 备注 |
8月 | 入职培训 | 丁红生 | |
9月 | 读书交流 | 王鑫 | |
听课评课活动 | 秦祥东 | ||
10月 | 新教师亮相课 | 丁红生 | |
微课制作培训 | 徐叶兵 | ||
11月 | 个人课题培训 | 丁红生 | |
12月 | 教学案例评比 | 李慧 | |
新教师过关课 | 丁红生 | ||
“三字”比赛 | 丁红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