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心理咨询>>正文

离异家庭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报告(五)

发表日期:2015/12/13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周小云 有1398位读者读过

团体活动实施过程:

内容: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成立“风雨中花开有声”团体,共同确定目标、要求、原则,签团体契约。

第一次活动:相见欢 

目标:初步相识,培养小组氛围,订立团体契约

1.订契约及对团体的期望

2热身:大风吹

3自我介绍(滚雪球)

第二次活动:“我的小秘密”交流

1、目标:A、增进组员间了解、交往。B、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C、共同探讨,多向沟通,通过交互分析提供心理暗示。

2、要求:A、每位组员将自己的一个小秘密写在纸条上,不记名打乱后,每位组员轮流充当组长对小秘密进行分析,共同探讨。B、组员互相之间尊重、理解、接纳。

3、认识: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十分敏感,在自我防御机制的影响下,不易暴露个人深层次问题,“我的小秘密”活动使学生吐露真言,由于在组员讨论中,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互相之间的关怀、支持、帮助,易产生心理共鸣,感染力强,在此活动中咨询老师迅速发现组员不良适应的类型及程度。

第三次活动:“我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最痛苦和最愉快的事件”的倾诉

1、目标:A、进一步了解组员的家庭情况,了解其对家庭的真实感受。B、通过倾诉,宣泄、共同讨论,组员焦虑抑郁的情绪进一步缓解,愉悦的情绪共享。

2、要求:在纸上写上自己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最痛苦和最愉快的事件,共同讨论倾诉的内容。

3、认识:通过小组活动的倾诉、宣泄、沟通和探讨。一方面,组员将长期压抑在心底的痛苦宣泄出来,产生同病相怜、忧苦共担、风雨同舟的效果,有助于提高组员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减缓心理紧张与压力。另一方面,小组讨论中组员也有愉快情感的宣泄,每位组员通过自身或他人对愉快情感体验的回忆,往往最愉快、最美好的场景又呈现在眼前,能暂时忘却自己的苦痛,共享快乐。

第四次活动:“我是一个……人“”假如我是一个……人“的角色互换

1、目标:A、进一步自我反省,自我分析,探索个人的态度、价值观与行为方式。B、通过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尝试我的行为和获得新的体验。C、通过组员的互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增强小组士气,减少对组长依赖。

2、要求:A、组员在纸上写“我是一个……人”探讨自己的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B随意交换后,另一位组员在下面接着写“假如我是一个……人”体验对方的所思所想,并提供新一行为方式。C、将纸片交给原先所定的组员,该组员阅读后再在纸上写上自己的体会。

3、认识;通过角色互换,组员进一步自我暴露敞开心扉,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每位组员直接得到来自他们的关心、帮助。

这种角色互换活动的后果是每一位组员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又得到了他人的充分理解。在这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组员互相提供心理支持,探索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起到示范作用,对组员重塑自己的生活信念起到了十分有力的效果。

第五次活动:爸爸(妈妈)和我

1、 目标:A用简笔画画原来的家庭图,对着画像,表达自己对父或母的思念、不满或埋怨。对着画像说说自己的心愿,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

B假扮父母,对自己进行安慰,并提出个人成长方面的要求。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理解父母的选择,恢复对生活的热情,感受生活的乐趣。

2、认识:这种和父母角色互换的活动,使孩子们合理发泄了自己的情绪,表达了内心对自我的期望,增进了对父母的理解。

第六次活动:健康生活我做主

1、目标:制定生活计划,对现在的生活行为进行具体化。提供学生实际具体的指导,达到自我检查、自我激励的目的。

2、要求:增强学生的独立精神,提高自信心,强化行为动机,提高生活质量。

第七次活动:笑迎未来  

分享成员在团体过程中的收获,成员互表期望,互赠礼品,结束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