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铜山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发表日期:2016/2/22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卢昌福 有797位读者读过
2016年铜山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雨花台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我校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着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组织机构:
组 长:夏翠莲
副组长:郑宜军 周冠军
组 员:教务处、德育处、体育教研组、各班班主任和配班老师
三、总体目标
1.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常态化。
3.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让学生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体质健康指标逐年提升。
3.坚持面向全体与尊重个性差异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课外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4.坚持体育教学大课间和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创建我校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通过冬季运动会、主题鲜明的集体体育项目、具有地方特点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5.坚持“健康第一”和保证安全相结合原则。在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工作责任,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实施内容
(一)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
2.积极开发和实施体育校本课程,丰富阳光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保证每人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3.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教学,切实加强体育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各项常规要求,切实规范师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坚决杜绝体育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放羊式”现象,保证完成每一节体育教学目标;克服体育课堂教学忽略运动密度、运动负荷的倾向,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运动负荷较大的内容,尽快提升学生体能和运动素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
1.大课间活动,纳入课程计划。我校每天上午安排了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
(1)眼保健操:一天做两遍
(2)小学生广播体操、武术操、排球操等(每天大课间有志愿者进行打分)
(3)自编素质练习。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原地徒手或带器械练习
(4)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其他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竞技体育项目(如跳长绳、短绳等)、体育趣味性比赛、身体素质等活动。
(5)整理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放松运动,调整好学生的身体状态,以便上好下一节课。
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价值。
2.学校每天下午安排了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1)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严格执行。
(2)做到时间、场地、学生、内容、指导教师“五落实”。
3.积极举办多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春季运动会,每学期举行4—5次单项体育活动和竞赛,所设项目全校学生参与率不低于95%,使学生在系统的锻炼中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养成习惯。
(三)切实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要按规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要求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并且在规定时间按要求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国家教育部数据库中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体卫艺处、教务处、德育处、体育教研组、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顺利实施阳光体育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努力改善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保障学校体育设施、设备配备和改造以及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培训的需求。
3.加强师资培训。加强体育兼职教师专项培训工作,建立学校体育专业人员信息库,完善培训制度。加大体育兼职教师专项培训力度,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以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培训。
4.完善机制,加强监督。铜山小学将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教育评估、督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定期组织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专项督查,。
5.树立典型,示范引领。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班级调查研究,加大活动指导力度,大力扶持和支持创建阳光体育特色校、示范校,率先发展,打造品牌,树立典型,总结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阳光体育活动模式,分层规划,整体推进,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健全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七、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所有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开展阳光体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学校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本校的阳光体育活动,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完善评价体系,把阳光体育活动与推动课程改革、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工作结合起来,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3.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学生深刻领会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4.加大投入,统筹资源。各学校要逐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完善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设施,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要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新要求,不断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空间。
5.规范管理,提高要求。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要求体育教师期期有教学计划、有工作总结、课前认真备课、按要求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每位学生都能运动起来,达到要求的运动负荷;对师德师风差、不爱岗敬业、得过且过、业务水平低的体育教师,要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
6.建立大课间实施管理评价制度,做到“三到人、四落实、五到位”(“三到人”:一是领导责任到人。领导要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班主任责任到人。班主任的责任是:(1)组织本班大课间活动;(2)亲身参加大课间活动,影响、鼓励和教育学生;(3)指导学生大课间活动。三是体育教师责任到人。体育教师的责任是:(1)按照季节特点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内容;(2)负责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指导。“四落实”:每个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五到位”: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确保活动过程有序进行,取得有效。
八、监督电话:86194411 86194912 137764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