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文明校园>>德育阵地>>活动掠影>>正文

《西游记》中的成功育人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发表日期:2015/11/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周兴全 有1002位读者读过

《西游记》中的成功育人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作者姓名: 张英    单位: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

任教年级:  六年级   任教学科:数学

从教年限:  16年    担任班主任年限:6年

教育理念(200字以内):

    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和文学修养去感染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不仅要有“爱生之心”,还应该具有能征服学生心灵的能让学生敬重和仿效的高尚品格。这些优秀品格的修炼是在平凡的小事之中。“带着学生走入经典,陪着孩子慢慢长大”育人新理念,希望能成为我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

 

关于写此文的缘由

在与家长谈到孩子时,我更多的是听到他们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停地在抱怨与担忧:我家的孩子,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我家的孩子马虎应付学习,做作业拖拉,一点也不勤恳;我家的孩子听不进对学习的建议,学习易受情绪影响;我家的孩子学习耐挫性差,一吃苦就喊累 ……

每次听完,都想和他们说点什么,可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搁下来,就等了好久,才写下此文,但愿能慰藉”天下父母心”吧!

写本文之前,我对于学校育人方式的几点思考

育人研究,是注重形式,还是重在内容;是通俗易懂,还是理论训篇;

育人效应,不仅要能影响学生个体,还要渗透到家庭教育,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媒介传播;

育人功能,能否真正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教育,能为家庭育人起到一个补充,示范,引领的作用?

谨以此文献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您们共勉

我是一位数学老师,在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时,总觉得语言苍白,没有内容,几句条条杠杠的话一说,又回到讲数学题目的地步了,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自然效果甚微,怎么办呢!为此常常很苦恼……

最近我自己一直在读《西游记》,课后和学生聊天时无意间提了一下:老师这段时间读《西游记》的事情,没想到,同学们听后先是一阵很诧异的样子,想问点我什么,不过很快又兴奋地回应了我:我们也很喜欢。

我重读《西游记》,不是要为完成上级规定任务,是自己想从中寻找到这部经典神话故事中一些“真的”东西,周汝昌先生谈到《西游记》时,曾用到“真诚”二字,事情确实如此。我作为一名教师,而且是数学教师,重读此书,一方面想试着带着学生走进这部经典之作,领略经典作品里的文学魅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此陪着孩子明白里面的道理,换种育人方式告诉他们要怎样学会长大。其实做一件事情,应付很容易,做好却真的不易。想给同学们说说《西游记》中的育人故事,讲些什么,讲哪些方面,想告诉孩子们什么,想让孩子们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如何去讲,一部神话故事有诸多方面值得研究,讲的时候是面面俱到,还是该如何取舍,等等这些都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理清了思路,就从“白龙马”讲起吧,这缘于我学习钢琴,时常和音乐打交道,接触过很过“白龙马”的音乐作品,兴许是头脑里先入为主的思想在起作用吧。

想必每个人都对《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并不陌生,为什么叫“白-龙-马”呢?其实里面蕴含着一个做人与长大的道理!

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出身如此高贵,取经路上,他却显得极为虔诚。观音菩萨告诉他“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自此他“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尊贵的太子尚且如此,几番番春秋冬夏,一尝尝酸甜苦辣,一颗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保护师傅取得真经的心儿至始至终未曾改变。何况我们普通人,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然而情况恰恰令人比较失望,如今的孩子在富裕的生活面前,不仅经历不起挫折,还太多地缺乏勤恳之心,踏实之为,多了些浮躁,轻浮之心。

中国民间常流传一句俗话,说得真好:望子成龙。其实我对这个成语用在育人的事情上一直有不太好的印象,与别人聊起时,激动之时,对此还有些“抵触”心理。难道望子成龙,就能成为龙了吗?很不靠谱,虽然我不是文学大家,但有一种心动,总想改一改,修一修这种好高骛远的育人目标与不切实际的理想,造什么好呢?想来想去,改成“望子成马”比较符合实际。

回到作品里去看看,《西游记》中白龙马历经磨难,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迎难而上,从不叫苦,最后修得正果,腾空而起,成为了一条小白龙,名为“八部天龙”。

然而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却真实地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先要教他学做一匹马,一匹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马,慢慢的,等这匹马长大了,有能力了,自然会展开双翅,成为一匹会飞的马,所谓的“龙”不就是一条会飞的马吗?

如果我们只是整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后估计孩子什么都成为不了 ……,还“养”出了诸多毛病。

在此,我特别希望有条件,有时间的家长朋友们,语文老师们能带着孩子一起真正“入”一回名著,品味传世经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时间允许的话,我还会持续坚持和孩子们谈谈数学老师心目当中的名著经典。甚至我还有个想法:我以前主修钢琴,一直坚持练着,很想用钢琴演绎西游记中的音乐作品,结合自己对西游记中育人故事的提炼,为孩子呈现一个“音、诗、画”全方位的育人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