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校园资讯>>信息速递>>正文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铜小夏翠莲在陶然亭小学挂职手记(十五)

发表日期:2009/11/18 8:36:4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72位读者读过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铜小夏翠莲在陶然亭小学挂职手记(十五)

 

推进听评课制度  构建自主实效课堂

 

   20091117  星期二

 

今天我们有幸去北京市崇文区崇文小学参加了“北京市六城区第五届‘京城杯’小学课程改革交流活动”,在校长论坛上聆听了六位校长关于“提高教师素养,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的经验交流,海淀区中关村一小的刘畅校长关于 “完善听评课机制,构建自主实效课堂” 教学管理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

促进教师成长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引领教师直面课堂,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探索课堂教学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帕克帕默尔在《教学勇气》中指出:“我们一定要观察彼此的教学,起码偶尔要做到这一点,而且我们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讨论彼此的教学。关于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能改造教学的过程,它有很多形式,能够影响很多人”。在教学管理的实践工作中,传统的切入点听课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力措施。

一、三个层面的听课互动实现教学理念的深化与提升。

第一层面:校长听课——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首席

校长听课的目的是把握教育教学动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学的特点提炼教育理念,并通过不断地宣讲将理念深入人心,最终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校长听课正是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教学研讨为途径,实现与教学干部、教师的真实互动,从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修正与提升。正是在不断与老师的交流、研讨、互动中,彰显了师生个性发展和不同教学风格,“自主教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正逐步转化为中关村一小的教育教学行为。

刘校长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

1、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教室当作“家”,重视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真心爱学生,缺少师爱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2、          给学生创造机会,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机会真正还给学生。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研究者而不是灌输者,要构建自主实效的课堂。

3、          改善思维方式,调整教学关系,让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学园,更是发挥个性潜能、享受快乐幸福、获得生命滋养的乐园。

这三点建议都直指“自主实效课堂”的核心要素,即爱学生、留空间和真发展。其中爱学生是自主实效课堂的前提,留空间是自主实效课堂的策略,真发展是自主实效课堂的目标。在听课过程中,刘校长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提出了七项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即:

两个不选择:不选择教师,不选择学生。每个人都重要,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都能体验成功,关注全员常态教学。

学科间要开放:要跳出学科看课堂教学,高的站位才能有好的教学策略生成。

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学习是自主的行为,但自主学习需要帮助和支持系统。

倡导“无序”中的“有序”:“有序”重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和课堂教学层面的渐进,“无序”重在活动设计的开放和学生个性潜能的激发上。

“自主教学”既是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强调主导作用,即:“双主体”前提下的自主教学。

寻求常态下的精致:每一间教室都是开放的,每一间办公室都是交流研讨的空间。这一理念与我区的常态课堂的理念是一致的。

第二层面:教学干部听课——干部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手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刘校长一直强调教学干部的专业指导力、工作执行力和创造力。中层干部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而是把校长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方案和行动。优秀的教学干部应该是能够领悟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加上自己的想法,将其以自己的方式恰当地传给教师,听课是教学干部引领课堂实践的主要途径,教学干部听课,就是要在把握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听课研究教师需求,对教师进行细致的个性化辅导。教学干部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手,学校要求每一位干部都要在一学期内以不同的形式走进教室的课堂,听课、评课、学期末再完成一份详实的课堂教学分析报告。

第三层面:伙伴听课——同伴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谋

伙伴学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从同伴身上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教学和我们自己。2008年初,中关村一小把每周二下午两节课后的时间作为专用教研时间,并立足课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听评课为主要途径的课堂研讨活动,努力促进教师间的对话与交流、合作和分享,帮助教师实现经验的积累、思路的拓展、理念的澄清和自我实践的修正。

二、两个维度的制度建设,完善听评课制度。
1、课堂规范——强调:依据制度

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是规范,没有规范作为基础就谈不上灵活实践。因此,在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依据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堂和不同的教学风格,首先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学校确立了以下制度:

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

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通过同伴互助能学会的不讲;

四不:即不迟到一分钟,不浪费一分钟,不拖延一分钟,不盲目一分钟;

四关注:即关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质量的提高。

2、课堂观察——强调:开放课堂

改进课堂的前提就是要敢于把课堂开放,至少在研究小组开放,问题不能捂,应该提出来共同讨论、改进。此外,获取最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信息的途径就是走进同伴的课堂,并在这种比较和判断中澄清工作中的困惑。为此,学校制定了多种制度促进课堂的开放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包括:

学科教学开放周:

学校将原有的“教学日”活动改为学科的“教学周”活动,强调全员参与。各学科在学校的“贴吧”内发布信息,明确授课人员、内容,并诚挚邀请教师听课。在教学周内,教学干部、组内教师可以随时互相听课,教学干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连续听课,帮助教师树立总体规划的意识,持续观察和研究课堂。

校园开放日:

每学期对家长开展教学开放活动,家长是学校的教育伙伴,家长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课堂,帮助发现课堂中的盲点。

听授课排行榜:

学校要求课堂开放,更希望调动教师们主动打开自己的课堂,主动走入他人的课堂,为此,学校设立了教师学期“听授课排行榜”制度,在每个学期末对听课排行榜首的教师进行表彰。

课堂观察表:

为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从不同角度与层面深度研究课堂,学校教导处讨论制定了“课堂观察表”。“课堂观察表”以“自主教学”理念为指导涵盖了教学设计观察、教师行为观察、学生学习活动观察、学生作业观察等课堂多个领域的观察细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问题节选观察表中的某个方面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和记录,继而开展数据统计和分析。

以部分学生的座位和教师站位的习惯造成课堂上的关注死角例,

这份课堂观察记录单使老师们惊讶于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无意识的关注盲点,经过讨论和实践,老师们发现了许多有效地解决办法,包括:

定期座位移动:使学生位置动态变化,避免教师在课堂山因距离原因造成对学生关注的长期缺失。

教师备课时根据具体的学习活动和学生学习能力,确定自己的关注点,预设自己的位置变化和行走路线。

学困生优先的原则,学困生的座位优先安排,学困生的学习伙伴优先考虑,学困生在课堂上优先关注。每节课确定必叫的学生名单和适合的提问环节。

3、          课堂研究——强调:科学深入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得个体的成熟与发展。学校努力通过制度建设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包括:

问题记录单:

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从问题着手确定研究专题,要带着专题回归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答案。为了将这一过程规范化、步骤化,学校把研究的起点确定为“问题记录单”的填写,要求教师依据“自主教学”理念和基本因素反思自己的课堂,随时记录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教学”的行动研究。

学业质量数据分析制度:

学校借助校园的网络平台以班为单位建立了每一个学生的电子成绩册。由班主任老师担任管理员,从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随时对学生各科的学业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一个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进行多个学科间的横向分析和各个学科内的纵向比对。它使每个学生学业发展的均衡性和稳定性一目了然,帮助教师更全面、更快捷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说出我的教学故事:

为了促使教师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师群体的自我思考、自我行为矫正和自我观念更新,2008年开始,中关村一小结合“自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开展了“每周一得”的撰写与“说出我的教学故事”集体交流活动。请老师们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自己课堂上点滴的成功、点滴的困惑。学期末,教师把一学期的反思结集成册,全校“漂流式”阅读,让“我的教学故事”成为教师的共享。

4、          课堂评价——强调:反馈调整

周班级蹲点调研制:

每周五是学校固定的蹲点听课时间。校长及各科室的干部会在固定在一个班持续听课,每个干部会针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有针对性的听,从而对一个班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整体的把控。所有反馈的信息进行汇总后会通过面对面研讨的方式与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进行反馈并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方案。

组长负责制:

中关村一小每个年级的师生400人左右,相当于一所小学校。因此,学校实施了组长负责制,让年级组长成为年级这个“小学校”的“校长”,拥有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权,以及对教师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权。

教师多元评价制度;

为了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了强化科任学科教师研究学生的意识、强化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学校制订了科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学生对科任教师的评价、家长问卷等评价细则,帮助教师获取多方面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

     每一个学生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四十分钟里成长的,每一名教师也正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四十分钟里发展的。每一个实效的四十分钟的实现都需要我们通过完善创新听课机制的建设,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持续关注、研究和改进,从而渐渐形成有效地课堂教学策略,营造能够发出笑声的课堂、充满思辨的课堂、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自主实效的课堂,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师生的共同发展。中关村一小的教学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