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发表日期:2015/5/13 12:32:45 出处:本站 作者:张晓晨 有912位读者读过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横山烈士纪念碑前,祭奠长眠在此的先烈英灵。师生们肃穆在纪念碑前,聆听着一位退休教师介绍“横山烈士纪念碑”的详情。
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横山地区战斗牺牲的烈士而建,墓内安放着王伟等10多名烈士的遗骸。碑身正面镌刻着“横山烈士纪念碑”7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同志亲笔题写,他曾经是当年在“横山事件”中指挥新四军战士成功突围的领导同志。
早在1938年5月,新四军司令员栗裕用纸率领光遣支队到达横山地区,指挥部设在后业村文明家中。6、7月份,新四军大部队相继进驻横山。他们在群众家中不断开展抗日宣传,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团结支援抗日的地方武装力量。不久,建立了横山抗日根据地。
1939年,横山地区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先后建立了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等群众组织。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也逐步发展壮大,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及地方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
1940年8月初,地方反动势力趁新四军主力调离横山地区之际,纠集反动刀会首领,煽动和裹胁大刀会会员万余人,分6路围攻中共江、当、溧、县委和机关驻地。新四军主力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三团政治主任彭冲同志率一个连的力量及时赶到与县委会合,研究对策。经过一天一夜与敌人的抗击,我军从五个山头集中到两个山头,由于敌众我寡,不能硬拼,只能设法突围。等到天黑伸手不见五指时,作出果断决定,战士们和县委同志手挽手悄悄地从敌人的空隙之处突出了重围。但因天黑、山陡、道路难行,少数战士掉队又失去了联系遭到了敌人的伤害,有的战士在快到安全地带时又遭到了反动道会的搜捕,战士们英勇不屈,仍被敌人下了毒手。在这次突围中,王伟等10多名战士在不同地点都光荣牺牲了,有的连姓名都不知道,当地群众含着眼泪将烈士的遗体就地掩埋。
听着关于抗日志士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里长眠着革命先烈们,在抗日战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了青春和年轻的生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舍去家人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老师们常说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以前我并不太理解其中之意,现在,听了革命烈士的事迹渐渐懂得了深刻含义,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和平安宁,我们才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今天,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久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已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红领巾不但是国旗的一角,他还是革命先辈们的血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去天下之乐而乐”,是你们最宽广的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是你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神圣职责,既然你们倒下了,但有无数个后来者站起来了,你们的精神会为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来传承,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国家不断繁荣富强最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心理支撑。
昨天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我们一定铭记英雄先烈们的大无畏精神和执着追求去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光辉榜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长大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为谱写祖国繁荣强大的篇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