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小学2014-2015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5/3/1 16:00:41 出处:本站 作者:周兴全 有945位读者读过
强化规范 提升品质
——铜山小学2014-2015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及省市区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做好班会课程化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和创新班级家委会工作等,努力构建高效德育、活力德育、魅力德育。
二、工作目标
1、 构建我校班会课程体系,规范班会课程化建设。
2、提高班主任工作幸福感,增强班主任队伍工作实效。
3、拓宽家校合作途径,做强班级家委会。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三、具体举措
(一)构建我校班会课程体系,规范班会课程化建设
1.构建我校班会课程化体系。班会课程化方案经过上学期的酝酿,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我们将依托我校的班花建设为根基,沿着“有个性、善思辨、乐学习、会创造”这个主线展开,具体表述为:一年级“整洁、自理”;二年级“文明、礼仪”;三年级“诚实、守信”;四年级“活力、阳光”;五年级“理智、自控”;六年级“公正、责任”为中心来安排内容,将“一月一主题,一周一重点”的教育内容融合其中。在课程评价方面安排了班级评价和校级评价,班级评价主要侧重在本课的目标是否达成,校级评价侧重在学生的成长方面,用我校的花样奖章进行考核。三月初制定出实施方案,四月根据方案制定出详细的课程,并按照教研活动安排,进行上课。
2.开展班会教研活动。根据我校的班会课程分年级进行教研活动,周三教研班级按照课程上教研课,本年级的班主任全部听课评课,周五其余各班在本班上同样的内容,由于事前研讨过,各班上起来会更有效果。
(二)提高班主任工作幸福感,增强班主任队伍工作实效
1.开展首席班主任评选。班主任工作关系到学校日常工作能否正常开展,为了能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本学期将开展校内的“首席班主任”评选,这不仅是一项荣誉,也是对班主任工作付出的辛劳的一种肯定。评选从班主任工作业绩和每年一次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两个方面进行衡量,每年六月学期结束进行颁奖,获得校内的“首席班主任”我们将推荐到市区级参加更高层次的进修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2.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班主任的技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每月我们就不同的主题召集班主任进行学习、研讨,每年六月份开展全校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通过比赛促进班主任自觉的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力争在有更多的班主任走出学校,能在区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3. 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每月末的班主任例会是对一个月的常规管理的梳理,也是对下个月的常规工作进行布置,我们往往是站在学校的层面进行观察和布置,忽视了各个班级中平时发生的一些问题,我们将尝试班级德育工作月报的形式,每个月各班将班级中开展的德育常规教育和特色教育活动填表上报,填报尽量简洁,突出成效和特色,然后我们根据各班上报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布置,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拓宽家校合作途径,做强班级家委会。
班级家委会活动上学期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受到了家长和班主任的热烈欢迎。这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让老师减轻了负担,让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比一次家长会要有效果。本学期,我们将准备将家长义工引入其中,让家长义工能参与学校的路队、学生大型集会活动和班级文化布置等活动中去。本学期还将进一步完善家长信息库的建设,将有特长的家长完善档案,在学校相关活动中及时邀请这些家长参与,补充我校的教育力量。比如可以让一些有特长的家长参与我校的社团活动,聘请他们当我们的社团老师,为我们的孩子授课。学期结束的时候表彰一批优秀的家长义工,让他们能有更大的工作热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学期我们继续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日和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成为自我道德教育的主体,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结合本校固有的一些活动,分别在三月份开展“爱心月”活动,继续开展学雷锋、爱心义卖等活动;四月份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第二届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五月份开展“感恩亲情、孝敬父母”活动;六月开展“庆六一”留守儿童关爱系列活动等。
附:每月安排
三月
1、制定我校班会课程化框架。
2、召开新学期班主任会议,布置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况。
3、爱心月活动。
4、班主任沙龙活动。
四月
1、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第三届体育文化艺术节
3、完成我校班会课程
4、完成家委会活动计划
五月
1、“感恩亲情、孝敬父母”活动
2、班会教研月活动。
3、家长学校活动
六月
1、花样少年表彰活动。
2、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3、首席班主任评选。
4、“六一”留守儿童关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