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文明校园>>德育阵地>>活动掠影>>正文

《我和妈妈有个约会》体验式德育活动案例设计

发表日期:2013/12/26 9:49:42 出处:本站 作者:周兴全 有1398位读者读过

《我和妈妈有个约会》体验式德育活动案例设计

【设计人】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  张英

   【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

   【研究背景】

   体验式德育在我区首先是由朱慧局长发起和倡导的。朱局长提出“体验式德育”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或玩噱头。今年的769日,全国生态体验式德育学术研讨暨培训活动在北京顺利举行,围绕生态体验式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形态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尝试触摸和探索新的德育科研形态。

【设计理念】

体验式教育是落实养成教育的理想途径。因为体验式教育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教育方式,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活动目标】

本案例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寻找妈妈的爱,激发感恩之心,感恩妈妈的爱,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感谢之情。让孩子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向学生播种爱,传递爱。

案例背景】     

当代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亲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不懂得感恩。调查表明,有近七成高中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有约8成的中学生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时甚至无从沟通。还有一个调查,调查有多少孩子能记得母亲的生日,调查的结果让人寒心,能记住母亲生日的人非常少。

基于此,向学生播种爱,传递爱,让孩子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经过跟同学们商讨,我们决定:举办一次以“妈妈,我爱你”为主题的创新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本创新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寻找妈妈的爱”,激发感恩之心,然后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事先让同学们自己制作了墙报,开展宣传,让孩子们在上面写写画画,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在一句句话语,一个个实际行动中向天下母亲献上最真诚的敬意。

【活动时间】

本案例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过程】

活动一:妈妈爱我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自己儿时照片,同学们来看一看。

[一阵清脆、嘹亮的婴儿啼哭声,把母亲和孩子的距离拉近,同学们仿佛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背景:《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片段及音乐。)]

老师:照片看完了,同学们一定想到了小时候吧?那就让我们再一次伴着音乐跟随着照片,一起回想一下童年跟父母家人在一起的往事。大家心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深刻记忆呢?请大家讲出来!不用太长,讲一二个细节、片段。

xxx:三四岁时,我很调皮,从来不爱吃饭,妈妈就一直跟在后边喂我吃饭,非要把我喂饱……(引得同学们一阵哄笑)

老师:有意思,现在请下一位同学。

xx:母亲在我3岁的时候做了甲状腺手术,流血很多,而且只能是局部麻醉。好多天没有见过妈妈,问爸爸:“妈妈怎么不要我了?”爸爸也就笑笑,告我说妈妈出差了。事后才知道,妈妈是为了不让我看到血淋淋的场面,我是连打针都怕。

xx:我对妈妈爱的记忆从四岁开始就有了。那时爸爸妈妈分居两地,工作都很繁忙,我被寄养在外婆家,妈妈隔三岔五坐火车来看我。外婆晾晒妈妈留在娘家的衣服时,据说我走过去,拉着衣角贴在脸上,嘴里嘟囔着说:妈妈,亲,妈妈,亲亲。睡觉的时候总是嘴里嘟囔着说:妈妈拍,妈妈,拍拍,才能睡觉。有一天妈妈来看我,晚上带我睡觉,但她老不关灯,替我掖被角,捋头发,在灯下细细看我,我被看得很奇怪,问:妈妈,你为啥子老盯着我?妈妈回答:妈妈爱你嘛。

……

母亲一向是个坚强的人,但有一次却流泪了。从2岁到5岁,我在外祖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度过了4年时光。直到5岁那年,我回到城里,与母亲开始生活在一起。初次见到妈妈,我总感觉她不象我亲妈,一直对她亲热不起来。我一年多没喊她“妈”,她为此很生气。一次她把我关到门外,不让我进家,试试我是否能叫她“妈”。当时,我七岁,尽管很不情愿,最后还是喊了一声“妈,开门吧。”门开了,那一刻,我看到母亲含着眼泪把我抱住,然后亲吻我的额头:“妈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让你那么早就离开妈……”母亲的眼泪,滴到我的额头上,凉丝丝的,但我感觉是热乎乎的,因为我在我母亲的怀抱里。

[真实的细节,爱的心迹,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有血有肉的孩子。我看到一双双眼睛显着泪光,有的男女同学在低头抹眼泪。背景为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游子吟》配乐朗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老师:妈妈不畏艰辛养育了我们,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使我们享受到了人间无尽的亲情和幸福。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荡漾在人群之中。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个永远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家。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被爱和幸福的满足,感受到父母给予我们的那份最真、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

活动二:我爱妈妈

(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老师:母亲,为了自己的子女操劳一生,却不求回报。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想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小作业:运用你们的火眼金睛,观察妈妈在平时的生活或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小困难,用一周时候,给妈妈准备一份精美的礼物,不需要花太多的钱,主要是让妈妈感觉到你是爱妈妈的。大家说好不好?

同学们热情很好,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有的说要让妈妈惊喜,有的说要自己亲手做一份礼物。都希望能找到父母及亲人们遇到的困难,能让妈妈快乐。

……

同学们根据各自的方案来进行创作。交流展示的时候,大家的作品令我眼花缭乱,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孩子们所要表达的爱是多么的深、多么的真!

(母亲节过后第二天。音乐《小蝌蚪找妈妈》《妈妈的礼物》《妈妈不要怕》

老师:现在请大家汇报一下,送给妈妈什么礼物?

xxx:给母亲发了一条短信,散发着浓浓的亲情:“天没有妈妈的爱广阔,地没有妈妈的爱包容,太阳没有妈妈的爱温暖,云彩没有妈妈的爱洁白,花朵没有妈妈的爱灿烂……妈妈节日快乐!”这条短信刚发出,就收到了妈妈的回信——“谢谢,我亲爱的孩子”!

xx:我拿出了我的储蓄罐,把我多年攒的钱全部拿了出来,一元,两元,三元……一共有三十五元。经过我的精挑细选,找到一个很适合妈妈的头饰。头饰上有五颜六色的塑料宝石,是紫,绿,蓝,橙,黄这五种颜色的。宝石是六角形的。我想妈妈戴着它一定很漂亮。还用剩下的钱买了一个很漂亮的粉色的礼盒,它上面还系着蝴蝶结。我高兴的回家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妈妈一定会喜欢的。第二天早上,我悄悄的把礼物和贺卡放在了妈妈那屋的柜子上。我通过门缝看到妈妈很高兴,眼里还闪着晶莹的泪珠。我的心里美滋滋的。这次母亲节我和妈妈都非常开心,我们的感情也更深了,这次母亲节过的可真有意义!

xx:我为妈妈做了一顿三色饭。三色饭有三种颜色:黄色、红色、绿色,其中黄色的最好做,把鸡蛋的蛋液和蛋黄倒到碗里,上面加点咖喱粉一搅,黄色的调料就做好了。把黄瓜去皮,切成丁,用榨汁机或轧汁器把黄瓜汁轧出来,绿色调料就完成了。把饭和鸡蛋倒进锅里,炒一下再把黄瓜汁倒进锅里,出锅后再把苋菜汁倒进去一拌就做成了。妈妈说,这确实是她收到的最美好的节日礼物!为妈妈干活真快乐!

此外,仍不泛惊奇之作。鲁多多给妈妈送了一枚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面烫着金光闪闪的字:Mother Thanks。有的同学说妈妈生下自己变老了,又每人操持家务,送给妈妈护面肤,护手霜。有的替妈妈洗脚或替妈妈梳头,为母亲捶一捶背,替妈妈做一次家务。还有的送蛋糕、送拥抱,送一首歌,感动得母亲泪水婆娑。有个同学还专门给母亲制作了flash动画,用现代技术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

【效果反思】

1、从小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通过本次感恩活动,孩子们了解体会到妈妈的辛劳,懂得妈妈无私的爱,体验到了应当主动感谢与关怀父母、亲人,培养感恩之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通过本次“搭心桥”活动,我们呼唤他们回归爱心。希腊人是聪明的,他们选了一天共同向众神之母赫拉以及天下所有的母亲祝福,于是便有了母亲节。

2、在体验中接受教育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过程是建立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必须依赖外界的刺激进行个体内心的体悟。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启发诱导,在于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受教育者自己“进入角色”去感悟、去体会,在心灵震撼中,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从而自觉地接受教育。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的方法,陶行知也强调“做即是学,学即是做”。这些提法对我们很有教益。

当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不可能通过一项活动就能立竿见影地见到实际效果,它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而逐渐显现出来。作为德育工作者,我只是为孩子营造了这样一个情境,帮助孩子增加一些感性的体验,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育中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与家长密切的配合,因时、因地、因人的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真正实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最终取得德育教育的实效。

【活动资源链接】

苏霍姆林斯基就非常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他所在的帕甫雷什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一进大门的墙壁上,总是挂着这样的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对于7岁的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易懂易做,也能为日后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打下基础。”

【知识拓展】

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欲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从最近发展区出发,提供问题情景,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着”。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舞台,让他们参与、倾听、思考、感悟。如:课前布置学生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并仔细体验洗脚前、洗脚过程中、洗脚后父母的言谈举止,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虽然各人的经历感觉不同,但教育的目标自然达成,连听课老师都身临其境,沉浸其中,参与者、观摩者无不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