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小学爱心家访活动方案
发表日期:2013/2/28 13:54:00 出处:本站 作者:周兴全 有840位读者读过
铜山小学爱心家访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庭的联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师的教育与教学水平。根据学校计划,特制订本次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以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目标,以改善学生成长环境为出发点。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
二、活动目标
开展爱心家访月活动,增进教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学校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活动主题
爱心家访助成长 家校沟通促发展
四、领导小组
组 长:郑宜军 周冠军
副组长:周兴全 秦祥东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五、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了解特殊家庭学生(贫困生、单亲学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等)和行为偏常生(学困生、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向家长介绍近年来我校取得的成绩,受到的各种奖励。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主动征求家长对学校在管理上、教育教学方法上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以班级为单位将情况汇总上报学校德育处,学校将采取有效整改措施与解决办法,进一步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六、活动形式
1、“爱心家访”活动采取走访、电话访等多种形式,以登门走访形式为主,家访对象以贫困生、学困生、单亲生、留守儿童、行为偏常生的家庭为主。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重点,有效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2、各班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实际,按要求将学生分类,整理所有的学生家长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确定重点家访家庭,年级组长要做好人员安排工作,根据学生和家访教师的实际安排相关科任(所有学科)教师家访。
3、结合“爱心家访”活动,各班应围绕“沟通交流、理解支持、爱心传递、健康成长”的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心理辅导、主题班会等活动,促进家校联系,搭建爱心桥梁,形成教育活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自主发展。
七、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学校领导牵头抓,班主任要工作落实、责任到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目标明确,使家访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推进。
2、优化家访细节,确保活动成效。教师在家访前,要通过班主任对家访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有初步了解。要精心准备,设计好家访内容,合理安排家访时间,提前与家长预约,按时家访。
3、相互尊重,行为规范。家访时,教师言谈举止要符合师德规范,要尊重家长,态度和蔼。对学生要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反对“告状式”家访,要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方式和方法。并将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同班主任做好学生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4、强化考核,做好总结。家访后,各班主任将家访工作情况做好总结,将家访活动资料(分班装订),写成小结与家访活动资料一起上交德育处。学校将家访工作情况列入绩效考核内容。
5、形成制度、完善机制。每学年全校开展一次大型家访活动,做好家访档案工作管理,完善家访登记、校访登记、家访工作制度,将教师家访工作规化、制度化。
八、家访活动安排
经学校研究决定,教师对每班所有在校学生必须进行家访,家访率达100%,班主任可以带领科任教师进行全面家访。
九、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2月26日。宣传动员组织实施。
2、第二阶段:3月4日至3月30日。深入家庭走访。
3、第三阶段:4月2日。上交资料、反馈交流。开展“家访手记”交流活动,各班整理资料。教师之间交流沟通家访信息,汇总家长对学校工作建议,并确定特殊学生、贫困学生名单上报学校备案。推荐“家访手记”优秀论文。
家访情况反馈表
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201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