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一席谈
发表日期:2013/1/10 8:34:21 出处:本站 作者:周兴全 有1166位读者读过
班主任工作一席谈
铜山小学 李春香
所谓班级就是一些心理水平和知识水平相近的人共同接受知识,让思想受到良好熏陶的群体。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学校完成育人任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扮演着一种教育学生的特殊角色。他(她)不仅要跟一般任课教师一样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帮助他们形成技能,而且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的各项工作大都依赖于班级思想工作的开展,需要在班级中得到落实。
自从踏上工作岗位以后,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一晃就是二十几个年头,对于怎样搞好班级工作,我有几点想法:
一.明确职责。
责任明确是干好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工作才有针对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又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班主任还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助手。一个看似平常的角色,肩负着多么重要的职责。明确了班主任的职责,工作才有动力和压力,才能凭借自己的一腔激情,通过自己百折不挠地努力,不断地去摸索,尽心尽力地去履行这份应尽的职责。
二.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
班级工作计划是开展班级工作的依据,班级工作的开展才能有章可循、有距可蹈。每个学期之初,我总会征求课
三.融洽师生关系。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懂得:教师、学生关系融洽,教师把学生当作知己朋友、当作自己的亲身子女一样地去关心和呵护,是减小班主任工作压力的好方法。师生关系融洽,班级工作就省力。反之,师生关系僵化,班级工作就难做。同时我懂得:给学生一点关心,胜过两点批评:对学生一点信任,胜过两点鄙视和讥讽;给学生一点表扬和鼓励,胜过两点责罚与强制。
本着这一原则,我对班上的学生从来不打不骂。因为我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适得其反的做法。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敌对和抵触的情绪。课余时间,我主动寻找机会跟学生交谈,放下那种师道尊严的臭架子,从交谈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内心复杂的世界。师生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填补师生间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让学生觉得老师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师生是朋友。有了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
四.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对一个班级产生影响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首先,任何一个班级,由多名教师担任其课程教学任务。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教育方法会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此时要注意协调各
其次,班级教育工作应求得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同样,如果学校教育工作有疏忽或失误,教育方式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善加引导。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其他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会有解决方法的。
五.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自控力差,可塑性强。学生向哪个方向发展,全靠为人之师的引导。良好的习惯对人终生有益。班主任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的姿势、书写的行款格式。独立思考、边读边想等。班主任也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乱丢纸屑,先洒水后扫地等。班主任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如:不骄傲自满、尊师爱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爱劳动、守纪律等。要真正达到目的,并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去熏陶、循循善诱、日积月累。班主任要不断地强化、引导,形成良好的班风。
从小的方面来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寄予厚望,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托。从大的方面来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既然担任了班主任理当尽心尽力,千万马虎不得,千万大意不得!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前者是班主任的工作指导思想,后者则是班主任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