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心理咨询>>心理图书屋>>正文

小小故事启发大

发表日期:2007/11/15 12:35:2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230位读者读过

 小小故事启发大

 

1.将手放开.

    有个青年,住在山顶。每次傍晚放工后。他都要走一段崎岖小路,才能抵达家门。

    有一天,工厂赶工,他必须做超时工作。放工后,已到半夜。当他在那段小路走着时,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大地一片漆黑,  四处的灯又突然熄灭。此刻,他心情非常紧张,便加快步伐赶路,在伧促间,突然,脚下一滑,掉进了一个大洞……

    “救命啊!

     在千钩一发之时,他终中抓住了一棍树枝。而没有被摔下。

那青年往下看,看不到洞底。四周又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他双手一直抓住树枝不放,担心会掉下“无底洞”。

    他无数次地高喊“救命”,希望能碰到路人,把他救上来。

突然,他听到上面传来一阵声音:“年青人.你是不是在喊救命?”

    “是啊,求您老救救我!

    “青年人,你要我救你,你一定要相信我!”那人说道:

    “我相信您!

    “绝对相信?”

    “绝对相信!

    “那好,放开你的双手吧!

    那青年人抓紧树枝,大咒那想害他的人!他抓紧树枝拼命坚持.在他终于坚持不下去时.掉了下去。他心想.这下完.还没等他叫出口。脚便落在坚实的地上。

    天亮时,他看到他落地的地方距离那树枝几乎触手可及。

启示

    在从事推销行业时,你经常会遇上一些难题,需要上级或保荐人来从旁指导。他们都经历过你身为新人的经验,对于你的处境可以说了如指掌。他们能热心及乐意帮助你,指导你如何在生意上突破,增加业绩。但如果你对他人没有绝对的信心,将他们的谆谆劝导当作耳边风,又怎能脱离你面对的困境呢?

 

2.断了手指的国王

    从前,印度有个国王。他很会治理国家,经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繁荣进步。

    他有个很能干的丞相,每当有什么重要大事,都会先请教这名丞相,听听这位部属的真知灼见。

    有一天,突然下起雨来,国王外出的计划受阻。国王便问他身边的丞相:“这场大雨下得好不好?”

    “好!大雨一过。街道干净清洁,空气清新。国王您可以享受雨过天睛的美妙景物,又可深入民间巡视民情。”

    国王听了很高兴。

    有一次,国王要外出巡视时,天气非常炎热,热得国王汗流夹背,国王便问丞相:“这样的热天,出门好不好?”

    丞相不加思索地说:“好!这样的天气是印度近日少有的,国王出巡,将会更加了解我国人民在这种炎热的天气下,到底在做什么。”

    国王觉得很有道理,便高兴地出门去了。

    这位国王与丞相都有个共同的嗜好—打猎。国王每次打猎时,只有丞相相伴。

    有一次,国王在检查猎器时,不小心被猎器斩断了一截拇指。他赶忙询问丞相:“我的拇指被斩了一段.好不好?”

    “好。国王陛下。”

    国王听后,满腔怒气,认为丞相落井下石,便下令将丞相关起来。

    国王对关在牢房的丞相说:“现在你被关在牢房里,好不好?”

    “好。很好!

    国王被他气坏了。

    “既然你认为好,便在这儿住几天吧!”说着。很生气地走开。

    过了两天,国王的“打猎欲望”发作,很想出去打猎,但又碍于面子,不想释放丞相,只好一个人单独骑马去打猎了。

    平时,丞相比较熟悉地理环境。因此,经常都是凯旋而归。那天,国王一个人单独打猪。在森林内追逐动物,几个钟头下来,竞一根兽毛也没捞到。国王很不开心,便骑马四处寻觅动物。

    不久,太阳下山,飞鸟回巢。国王也累了,便下马来牵着马儿走着。突然,他发现四周的自然环境非常陌生。他心想:“一定是迷了路。”

    走啊走,突然,国王不小心跌进一个捕捉动物的陷井。

    那陷井很深,国王三番四次地企图爬出洞口,但还是失败了。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心中感到万分高兴,这回有救星了!“救命啊!”国王大声呼救。

    上面的人将他救了出来,不过,那些都是邻国食人族的土人。那三五个土人将国王带回部落。

    当晚,食人族上下皆大欢喜.围着国王歌舞。国王被绑在一根十字架上,脚下堆积着一堆木柴,准备点火,吃烧人肉。国王因语言无法沟通,只好哑口无言,等待奇迹出现,不然就难逃一死了。仪式开始了,酋长指示众人坐下。不久一名巫师便开始祭礼。他以清水喷在国王身上,然后,逐步检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当他检查到国王的手时。他低声感叹。不断地摇头叹息.众人不知所以然,都感到惊奇。

    巫师向酋长说:“我们族人只吃完整的动物。这种动物是不祥物,因为他的拇指断了!我们不可以吃他!

    酋长立刻赶去查看,果然发现国王的拇指少了一截.便下令放走国王。

    国王劫后余生拣回一条性命,非常激动,马上赶回到国都的监牢去拜见丞相。当他一见到丞相时,他便抱着这位“恩臣”哭了起来。

    “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你说我的断指是件好事。它救了我一命.我错怪了你!

    过后,国王又对丞相说:“我关你在牢里十多天,好不好?”

    “好。很好!

    “为什么?”国王不明白。

    “陛下如果您不抓我进监牢。我一定会随从你去打猎。我们都会一起被食人族抓去。您可以因为断指而保全性命,但我必死无疑.因为我很完整啊!

    一时间,国王才茅塞顿开,领悟了一个真理:每件事都有其两面性的看法,是好,是坏,都在于你自己。

 

启示

    有人经常感叹:又是雨季,销售量又会减少。因为这些人总是认为,雨天很难去见顾客,也入不方便。这是个消极的看法。积极的人便会说:哗,好呵,下雨了,许多顾客都会呆在家里,正是推销产品的好机会。当环境无法改变时,我们必须适应环境,学会从中受益,方为上策。谨记,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我们是不会有损失的。

 

3.翻土得金

    有一个农夫病重得就要死去时,他把两个儿子都叫到身边来说道:“我就快要死了,我只有一份遗产送给你们。我将那些金银财宝埋藏在家后的那块葡萄园下。等我死后,你们就轻轻的翻一翻土,  就可以找到它了!

    父亲死后,儿子们各自拿着锄头到葡萄园去,到处挖土找宝。但是,挖遍了葡萄园,结果仍没找到父亲所说的“金银财宝”。但是,由于他们天天翻土,土壤肥沃起来,他们当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数倍。

    届时,儿子们才明白父亲所指的“金银财宝”。

启示

    其实,天底下那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唯有肯付出血汗与时间者,才能享有成功的果实。

 4.天堂与地狱

    根据一些宗教,人死后便会因己之生前的所作所为而被安排入天堂或地狱。

    但是天堂与地狱的生活又有什么区别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包括王小二。

    话说有一天,王小二巧遇观音菩萨,向菩萨提出欲看看天堂与地狱生活的心愿。菩萨因小二之虔诚而答应带他游天堂与地狱一圈。

    当菩萨带小二到阴森森的地府时.看见的都是骨瘦如柴、饱受饥饿的小鬼。

    “为什么他们都这么瘦呢?”小二问菩萨道。

    “你瞧!

    此时,正好午餐时间到了”,那些饿鬼都涌到一个巨大的锅旁。不过,此时他们的双手都被绑上了一双长达六尺的木匙。他们争先恐后地争吃,但由于被长匙所约束,无法将食物送进口,许多食物都被拨弃在地上。

    观了此景,小二才觉悟为什么这些饿鬼永远是那么瘦小。

    片刻,菩萨又带小二去参观天堂。天堂内鸟语花香,仙人们个个脸色红润,身体健康,气贯长虹。

    “到底他们是吃什么食物呢?”小二问菩萨。

    “食物没有什么差别,其所不同的是不像地狱之饿鬼一样贪婪、自私。你瞧!

    时逢一群仙人正在一个巨大的锅旁吃饭,他们的双手也是被一双长达六尺之木匙给绑着,与饿鬼无异。但不同的是,当他们以木匙夹到食物时,他们是将食物往对方的嘴里送去,而对方也将食物夹给他们,在大家彼此的默契合作下,个个都丰衣足食、皆大欢喜!

    看了此景后,小二才真正明白真诚合作比明争暗斗要好得多。

 

启示

    当我们从事销售生意时,难免会遇到同行的竞争,但我们均不可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同行,而应采取友善的态度。我们今日敬人一尺,他日他人肯定会回敬一丈予我们的。尤其是同在一个组织内,  更应该真诚合作,才能互惠。若因贪图私利而互相争夺,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

 

5.小偷与母亲

    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小孩。名叫小明,经常在学校内偷同学的东西。有一次,他偷了同学的书本,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有责备他,还称赞了一番。过了几天,小明又偷了枝钢笔,回来交给母亲,母亲对他更加夸奖。  

    慢慢小明长大了,偷窃成了他的习惯。有一回,他偷他人的脚踏车、被警察发现而当场被捉。被押送到警局去。他母亲闻讯后赶来,捶胸痛哭。这时,小明便要求与母亲贴耳说几句话。当母亲走向前去时,小明便衔住母亲的耳朵,使劲咬了下来。母亲痛苦万分,痛骂小明不孝,做错事还不知改过。甚至将母亲的耳朵弄残。

    小明回答说:“当初我偷书本交给你时,如果你打我一顿,我今天就不会落到这种地步了 !”

 

启示

    在销售行业内,每个领袖都有一群传销商,他们以领袖为榜样。作为领袖,应树立好的榜样,同时,对下属要赏罚分明,不可包庇他们的坏习惯。否则,这种习惯将成为风气,最终受害的将是整个组织。

 

6..满袋锦囊妙计的狐理

     在森林里,住着一只见识广阔,满腹经纶,在社会上颇有地位的狐狸。这只狐狸熟读理论,常以专家自居,喜欢滔滔不绝地发表长篇大论。

    有一天它外出,遇上一只从森林外边来的小花猫。闹谈时,小花猫仰慕这狐狸“才高八斗”,因此便虚心请教。

    小花猫问道:“尊敬的狐狸先生,近来生活困难,您是怎样度过的?”

    狐狸说:“什么?你这只可怜的花猫,每天只会捉老鼠,你有什么资格问我如何生活!真不识抬举!你学过什么本领?说来听听!

    小花猫很谦虚地说:“我只学会一种本事。”

    “什么本事?”

    “如果有只狼狗向我扑来,  我就会跳到树上去逃生。”

    “唉,这算什么本领?我可是精读百科全书,掌握上百种武术,我身边还有满袋的锦囊妙计呢!  你太可怜了!让我教你逃脱狼狗追逐的绝招吧!

    说着狐狸想从袋于中寻找妙计。刚巧,这时一群猎人带了四只猎狗迎面而来。小花猫敏捷地一纵身跳上一棵树,躲藏在茂密的树叶中。小花猫大声向正在惊慌得不知所措的狐理说:“狐狸先生,  赶快解开你的锦囊,拿出脱身妙计来!

    语毕,四只猎狗已扑向狐狸,将它抓住了。

    小花猫叹息道:“唉,狐狸先生,你会十八般武艺,却不会使一招半式.如果像我一样懂得爬上树来,你就不会落到这种凄凉的下场了!

 

启示

    最近,在销售界内,出现许多“理论专家”,开口闭口“成功之道有十大秘诀”,“行销成功靠三得”等高调理论,听来似乎头头是道,初入行销业者还当他们是“再世华陀”,可解救各种奇难杂症,化腐朽为神奇。其实理论故然重要,但必须适合我国的环境,

更要符合现实。否则,那些高深的理论只是文字的堆砌,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