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中心小学08-0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08/8/28 13:23:2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386位读者读过
营造创新文化 丰富办学内涵
——铜山中心小学08-0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一所学校只有形成了具有特质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拥有持续的生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之所以提出“创新文化”这一命题,是因为她是我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变革、进步和超越,本质特征是“新”。创新文化表现于学校管理就是要用发展的目光审视当前的教育现象,善于发现新问题,开辟新思路,生发新方法,寻求新突破;表现于教师就是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消除“本领危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于课堂就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去学习,重视批判精神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表现于课外活动就是走向生活,走进自然,积极发现、主动参与、勇于探究。
我校选择的是走“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路子,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基于此,本学期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用教育创新追求创新教育,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寻求解决办学征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措施,努力创设吸引每个孩子愉快学习的环境,创造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向“有素养、能思辨、会创造、善学习”的育人目标迈进,实现“全面优质”的教育新境界。
工作目标:
1、积极推行内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形成“年级主任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2、建设好塑胶运动场,推进池塘的征收与建设,完成“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3、“友善用脑”、“体验德育”深入人心,行动研究蓬勃开展,教育活动充满生机;
4、“铜小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要求”得到有效落实,“秋实杯”赛课,区骨干教师评比榜上有名;
5、市十四届科创大赛与校十二届科技节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科创作品有省级以上大奖;
6、教学质量稳中有升,1-5年级质量抽测进入全区第一方阵。
工作要点:
一、扎实开展“班级建设年”活动,追求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境界。
学校呼应区教育局“班级建设年”活动的思路是以师生种养殖活动为抓手,以中队队角建设为载体,促进各具特色的班队文化的形成。学校要求德育室、科技室、少先队大队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希望各班主任用创新的思维,结合本班实际,采用有创意的手段,调动学生与家长参与其中,做出有新意的事,提炼出有特色的经验。
友善用脑融合于体验德育,表现为外在教育影响和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把德育过程还给学生,构建“淡化强制、突出引导、强化体验”的“生态德育”模式。
1、结合种养殖活动,开展班花建设活动。(1)各个班级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充分展开讨论,选定一种花卉作为班级标志物。班花要反映班级建设的目标,能承载对学生品性的要求,如傲骨幽香的梅,虚心有节的竹,清新脱俗的兰,经霜耐寒的菊等。同时要以班花为生发点,开展“知花性——悟花品——学做人”的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在教室植物角种养或从校园中认养班花;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班花的图片诗文、格言警句、故事歌曲;在“两会”上探讨、感悟班花的品性,自编班花小报布置班级专栏;在作文、日记中倾吐学习班花的感想心得……努力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班花文化中,在潜移默化之间,使花品演变为学生的品性。(2)德育处、少先队要结合选班花活动,对学生的评价作一些相应的改革。在名称上冠以班花,如勤学兰、守纪竹、进步梅等;在方式上,自评、互评结合,老师评和家长评结合。还应该结合节庆开发一些富有时代特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实践,体验社会的机会,来提高教育的效果。
2、开展“设岗育人”活动,引导学生自管自育。“设岗育人”也是体验德育的另一种形式,我们奉行的是“学校是我家”的理念,提倡的是大家的事大家做,自己的事自己做。“设岗”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在岗位上体验他人付出的辛劳与不易,自己奉献的价值与快乐。德育室要指导各班采用“按需设岗,竞争上岗”等方式,鼓励学生“人人有岗位,个个有作为”;其次,抓好红领巾示范岗、红领巾评议员、红领巾小记者的队伍建设。双管齐下,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
3、加强平安、法制教育,重视心育工作。建设防雷设施,完善消防设备的配备,开展消防与防震演练活动。加强安全值日工作,本学期起,家长不得进入校园。心理咨询室配备周欣美、周小云两个教师,每天开放。
4、加强德育研究。①研究体验式的班队活动,给孩子一百种经历,助孩子心灵的成长。②研究现代媒体的德育功能。切实办好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探究红领巾小记者的建设,节目栏目的设置、节目内容的安排;加强“乡村小学科技教育网站”的建设,探究学生和网站间的“互动教育”功能。③研究学生个案,加强对特殊学生、特殊事件的研究,从个别现象、特殊的问题中发现一般经验,普遍规律。以上研究、请各班主任,青年教师及相关处室负责人从中选择一项作为个人课题深入探讨;德育处要有统筹全局的,与学校特色及友善用脑、生态德育紧密结合的研究课题。
二、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年级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新模式。
学校拟订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及“分配制度实施方案”已于五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作为“试行稿”挂在学校网站上,她是全体教职工智慧的结晶,必将促进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竞聘上岗”工作,我校已走过几个年头,本次改革的侧重点是建立“年级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新模式,以减小管理单元,力推行政工作重心的下移,实现学校管理的精致化。本学年,根据我校实际,采用年段主任与年级组长并行同作的方式,年段主任由学校领导成员担任,年级组长由年段主任选评,共同承担年级的管理工作。
1、明确年级组长的职责。教育局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年级组长(主任)是年级师生的领导者,是本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其工作直接对校长负责;年级组长(主任)享有本年段日常管理的权利,享有人员选聘、考核与奖惩的权利。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年级组长(主任)的主要工作概括为组织“一会二课三查四考”,即:组织好每双周一的年段教师会(集体活动);组织好集体备课(教学随想)和公开课活动;检查和督促环境卫生、课程计划的执行(含阳光活动)、教师“五认真”工作;抓好教师日常考勤,考查教育教学效果、月岗位绩效考评、学期师德考核。
2、处理好各处室与年级段的协作关系。年级组长(主任)的工作向校长负责,接受教导处、总务处、科技室、德育室、教育技术室等部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指导。两者是组织实施与指导考查的关系。年级主任应组织各班级各教师完成各处室下达的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力争“优质”;各处室对各年段任务完成情况,活动组织情况进行绩效考评,考评结果既是学校对各年段团体考核的依据,又是年段对教师考核的依据。校长室每月底组织一次行政工作碰头会,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各年级组长、干事参加会议,由各年级组长汇报本年段的工作情况,各处室进行点评。
3、建立团体考核机制,促其成员共同进步。制订“年级段团体考核奖励办法”,对团队成员进行捆绑式考核奖励。考核从遵纪守法、日常工作、工作绩效三个方面评定,既重量又重质,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考核由各职能部门操作,校长室汇总。目的就是要增加成员集体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促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这项工作是在摸索的阶段,它又是一个不断完善、走向科学合理的过程,需要我们去研究。各职能部门,各年级主任以及全体教师务心以友善的心态呵护这一新生事物,积极配合、献计献策,使其成向成熟,进而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落实《铜山小学促进教育专业化发展工作要求》,奋力开辟教师发展的新局面。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没有一支爱生敬业,德高艺精的师资队伍,学校的发展是一种奢望。我们的教师敬岗爱业,乐于奉献,但是我校又出现了教师超编而上课教师不足的现状。学校对教师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评价,造成工作的质与量的不对等,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铜山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要求》,就是期望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体验成功,努力打造一支中坚的骨干教师队伍,带领教师共同成长。
1、举办“我把快乐告诉你”征文演讲活动。学校行政、支部、工会联手,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参与的以“幸福快乐”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才艺展示、迎送新老教师的综合性活动。活动将邀请教育局、街道、社区书记参加。活动由校长室策划,以德育室为主组织实施。这一活动教师的征文是关键,迎送新老教师是亮点。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活动的宗旨是引领教师智慧、幸福、自觉的发展,我学习,我快乐;我探究,我快乐,我成功,我快乐。之所以是亮点,就在于她可以启迪教师明悟我们这一职业“擦去的是功利”、“燃烧的是自己”,“放飞的是希望”……正基于此,才备受社会的尊重。而受人尊重,被人爱戴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事。
2、打造好“教师论坛”、“网上集体备课”、“每组一课”这三个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习交流平台。“教师论坛”由教科室负责,围绕“友善用脑”、“体验德育”、“科技文化”这三大主题,采用自主申报、择优选讲的办法,利用每单一的全体教师会,或举办专题讲座,或进行读书交流,或提供经验分享。“网上集体备课”由教导处、教育技术室、各年级共同负责。教育技术室提供技术支持,教导处负责数量的统计、质量的评定,年级组负责教师参与并收集相关资料。这一平台,共同交流的是课堂教学心得,教师可围绕一课或几课,或谈课前所读教案的收获,或谈课中实践的体验,或谈课后的反思。“每组一课”指的是教师的听课评课,由学校教研组长负责。教师一学期至少上1—2节组内公开课,听课不少于15节;评课以年段学科为单位每月或每半学期集中进行交流一次,教师梳理听课“评价意见”后,形成文字稿(“教育随想”)提供给他人分享。
3、组织好“秋实杯”赛课与区骨干教师评比活动。“秋实杯”,教导处要结合“每组一课”活动组织本校教师的赛课活动,可分为组内与校级两个层次。校级可邀请教研员到校点评,出线的一节课可以邀请铜山籍外校名师来打磨。区骨干教师评比要在校骨干教师评比的基础上推荐,组建好骨干教师发展的梯队。
4、开展好学科的课题研究,促教师在研习中成长。各青年教师必须有个人课题,各处室干事必须领衔建立课题研究组,制订方案开展研究活动。研究活动要在“友善用脑”、“体验德育”的理念引领下,围绕“科技教育”内涵,指向让学生“为问题而疯狂”的目标,以搭建“大课堂、小研究、问中思、做中学”教育模式为落脚点,扎实而有效的进行,同时注意资料的积累。
5抓实教学常规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导处要与各年级组紧密配合,抓好“教学五认真”工作,向过程要质量。全体教师尤其要重视单元自测与小学科的教学;体育组与少先队大队部要精心策划阳光锻炼一小时的活动,九月份所有学生学会校园集体舞,十月份起实施“大课间”活动;学校领导成员及年级主任要深入教师课堂随堂听课,促进教师追求课堂教学“堂堂彩”。
5、发挥教育技术室的作用,提高现代化教育设施的应用水平。分层培训,举办老教师操作计算机培训班,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使用,制作课件的校本培训;分学科要求,督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情,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教育媒体;分年段帮,按年级段设立电教专管员、负责指导、帮助本年级教师运用电教设施。
四、精心策划科技教育活动,勇攀科教工作的新高度。
我校发展的策略是 “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学理念是“让师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目前,我们已迈入科技文化建设这一层面。培育校园文化就是将办学理念进行具体化。在制度、活动、礼仪、特质等各方面进行各方位的设计,通过一些有效的形式,影响师生的习惯、情感、精神。长时间坚守完善,使其固化下来。
1、加强科技校本教材的使用研究。本学期起,教科室与科技室以“人人都是天生的创造者”为理念,以校本教材的建设为重点,对教材的目标体系,对教材的内容选择与呈现形式,对教材的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积累素材与经验,以便下次修订。组织校本教材优秀教学案例的征集与评比活动,从中发现典型经验并加以推广,供他人借鉴。
2、创办“创想园”。科技室与德育室要广泛动员师生阅读《科学发明的故事》,从中收集适合橱窗展示的图文,遴选后制作图文并茂的展板供学生阅读、体悟。故事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如瓦特发明蒸气机、鲁班发明锯子等。目的是告诉学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地去阅读。
3、高质量地承办第十四届中小学科创大赛。区级大赛场地选在铜小,既是机会又是压力。铜山这么偏远,领导选中她,看中的是我校科创活动的底蕴,科创成果的显著。如果我们在本次大赛中成绩平平,那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说机会还在于全区优秀科创作品云集,是他人智慧展现,只要我们师生能与之碰撞,定能燃起智慧的火焰;同时专家评委的光临,势必能指导我们科技工作的提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对我们的12届科技节进行预热:一是请师生参观;二是请专家讲座;三是可以及时进行科创实践。九月份,我们再次掀起科创高潮,每班再献一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