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心理咨询>>心灵鸡汤>>正文

趣味心理故事

发表日期:2009/5/7 15:31:4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90位读者读过

趣味心理故事


1.射箭的诀窍
    古书《列子?汤问》记载一个关于“纪昌学射”的故事。说的是纪昌拜一位名师学习射箭的本领。这位老师的教法与众不同,他对纪昌说:“你先学会不眨眼。”纪昌回家后,躺在妻子的织机下,眼睛直瞪牵挺(织机零件)。
    两年后,训练到即使是锥刺眼眶也不眨眼的程度。他以为这下大概差不多了,于是便向老师汇报。老师说:“这还不行,还要练眼力,把小物看成大物,把模糊的看成清晰的。”纪昌回家用一根牛尾拴上一只虱子挂在窗户上,整天望着它。一年后,虱子就被看成像车轮那么大了。这时,他用箭射它,箭穿过虱子中心,而牛尾仍完好无损,他终于掌握了射箭的诀窍。
这位教授有方的老师,实际是从注意心理学的角度培养纪昌的。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叫做“注意”。像纪昌那样,把注意力胶注在一个对象上,叫“注意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是进行多种学习和开展多项工作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干什么事情,老是分心走神,注意力涣散,就将一事无成。


2. 珍珠翡翠白玉汤
    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说的是朱元璋当了明代的开国皇帝后,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总觉无味,只想吃他当年当和尚时云游病倒在破庙,肚饥口干,一位讨饭婆子做给他喝的“鲜美无比”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于是,皇后马娘娘传旨找来当年做汤的讨饭婆子,照当年老样用剩饭、剩菜、黑锅巴、白菜帮煮了一碗汤。朱元璋一看,竟是残羹剩饭,火冒三丈,正要发作,认出讨饭婆子,只得舀了一匙倒进嘴里,咸、酸、苦、辣、焦、糊、馊、臭样样味道都有,就是没有香和鲜。但为了顾全面子,只得强忍着喝了下去,然后,佯堆笑脸说:“真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好喝!好喝!”
朱元璋当年沦落他乡,饥渴交加,对一顿残羹剩饭感到好吃极了,以至终生不忘;当了皇帝以后,天天吃山珍海味,却总觉着乏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做感觉的适应。即在同一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下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感觉的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任何感觉都会有适应性变化,味觉的适应现象也很明显。皇帝吃山珍海味不觉得香,同老病号不觉得药汤子苦,小孩子不觉得糖甜一样,是一种味觉适应现象。古人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


3.乖孩子
    小军今年5 岁了,他有个跟大人上街总爱要东西的习惯。
一次爷爷带他上街,临出门时叮嘱他:“到了街上不许乱要东西!”小军答应了。到了街上,小军开始还沉得住气,可后来就有些忍不住了,但他还记得答应过爷爷的话。在水果摊前,他跟爷爷说:“爷爷,我不要苹果。”爷爷很高兴,说:“真是个乖孩子。”走到副食店,小军说:“爷爷,我不要饼干。”爷爷又表扬了他。又走到百货商店玩具柜台前,小军说:“爷爷,我不要小汽车。”爷爷终于忍不住了,给小军买了一辆玩具汽车,还有饼干和苹果。别看小军只有5 岁,但他要东西的方法还是很科学的。首先,他运用以退为进的思维方法,从“不要”中逐渐创造条件,进而实现“要”的目的。他“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不要”多了,就给爷爷装出一副“可怜相”,从而博取了爷爷的同情和怜悯。爷爷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必然产生不买心里过意不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