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体卫艺在线>>体育教研>>正文

谈谈小学排球垫球教学的讲解与示范

发表日期:2009/4/15 8:42:06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92位读者读过

谈谈小学排球垫球教学的讲解与示范

铜山小学    卢昌福

小学排球教学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只在六年级阶段出现,上下学期共有十三课次。排球的垫球学习只有4课次,垫球是排球技术的基础,若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排球正面垫球的技术动作,体育教师还是很有必要在讲解和示范上进行研究探讨的。

垫球的技术性很强,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及高学段学生,如何在小学阶段能够较好的掌握正面垫球的基础知识、技术。教师的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体育教师讲解和示范又是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概念的基本途径。所以,教师讲解示范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状况。本人在多年六年级排球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同样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讲解示范,收到的效果是绝对不同的,下面粗浅谈点体会

一、研究教材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动作的关键所在,讲解要精炼,对于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部分,也就是把握了教与学的关键。力求讲得透彻,讲在点子上使学生明确技术的关键,务必使其牢固掌握。

1、垫球的动作分析

根据来球落点,迅速移动,对正来球,双手重叠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朝前,两前臂靠拢稍外展,提肩压腕,在手腕关节以上10cm处,形成一个垫击的平面。垫球时两臂夹紧前伸插入球下,击球点保持在腹前约一臂距离,取好手臂的垫击角度,击球的后下部,利用蹬地、跟腰、身体重心随送的协调力量,用前臂的平面将球击出。

教学重点:夹(臂)、提(肩)、压(腕)。

教学难点:插(插到球下)。

2、垫球技术常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技术

常犯错误动作

纠 正 动 作

双手

垫球

1、屈肘,两臂并不平,不会用力

2、移动不及时,对不正球

3、动作不协调,抬臂动作过大

4、上体后仰

1、 徒手模仿;垫固定球;原地一抛一垫

2、 练习多种步法移动;连续移动垫抛球

3.、徒手做垫球协调动作;垫固定球;对墙垫球

4、 垫球后上体前屈

 3、垫球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垫球教学应先在简单条件下进行练习,如原地徒手练习以及击固定球的练习,原地垫击一般弧度和落点比较固定的球,再进行移动垫球练习。在学生垫球动作基本正确,能初步控制垫球的方向和落点后,再逐步加大练习的难度。

二、双手垫球的讲解与示范
 

在排球教学中,教师主要地运用语言法、直观法等对学生进行指导,语言法与直观法是互相渗透使用的。语言法又主要以讲解实施,讲解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向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动作名称、方法、要领和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技能和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准确、完整地了解所学技术动作的全过程。
讲解要首先抓住教材关键,突出重点、难点。
首先,教师在讲解时要根据不同项目内容和要求,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动作的关键所在。

其次,讲解要精炼,对于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部分,也就是把握了教与学的关键。力求讲得透彻,讲在点子上使学生明确垫球技术的关键,务必使其牢固掌握。例如对于垫球教学的难点部分,应有步骤地深入分别讲解,各个突破,必要时要引用事例等。

如:教师表演错误动作,让学生观察,加以理解。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排球垫球动作概念,提高练习效果 。
讲解要准确精炼、生动形象。
 讲解要准确是指讲解的内容必须正确,具有科学性。用最精炼的语言(术语、口诀)、最短的时间,把排球垫球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直观形象地讲明白,把垫球的各种练习方法有层次地交带清楚。使学生一听就懂,便于理解、记忆。    如:垫球儿歌

两臂夹紧插球下,提高送臂腕下压;
     蹬地跟腰前臂垫,轻球重球有变化;
     撤臂缓冲击重球,轻球主动抬臂打。

A:徒手练习时,要求学生手臂伸直,手腕下压,蹬地抬臂等动作协调,体会“一插、二夹、三抬”的动作要领。

B:垫固定球: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垫球动作,体会击球点和触球部位。

C:两人一组,一人双手持球由上向下稍用力按,另一人做好垫球的准备姿势和手势当球降至距击球点一球时,做迎击垫球动作,体会全身的协调用力。

D:两人一球,一抛一垫,距离由近到远,体会抬臂动作和用力。

E:自抛自垫或垫一球接一球,体会击球点和控球力量。

学生有了体会后,再结合口诀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很快掌握了垫球的技术。从而达到讲解、示范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讲解形式要多样化。
 在排球垫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垫球特点进行讲解,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讲解,对于比较简单动作的,可用直陈法讲解;对于复习的技术动作应用讲集中讲解,也可分散讲解。讲解时不但要讲解正确的要领,也要讲解易犯的错误动作,同时分析造成错误动作的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正确技术示范
 在排球垫球教学过程中,示范是教师把整个技术动作完整地向学生示范一遍,让学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模仿,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的示范是最形象生动的,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
示范目的要明确。
 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某种动作的形象,它告诉学生这种技能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如初学垫球,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应先做完整技术动作示范,再根据教学要求讲解示范,对关键技术动作要重复示范,示范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观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时间,使学生尽快地明白如何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观察教师的示范,达到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的目的。

例如:在垫球教学时,教师应重点突出示范插、夹、抬等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示范时向上抬的动作,这有利于学生直观效仿,便于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另外,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务求规范、连贯、完整、优美。实践证明,教师准确、熟练、优美的示范可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促进学生建立正确动作要领十分重要。
示范的位置、方向要正确
 示范的目的是要给学生作范例,这就得让全体学生都听得见,看得到。因此,教师的示范不仅要规范,还要特别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要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来选择最佳位置进行示范及带领学生练习。

在教学中,教授垫球动作时,采用横队队形,教师就应站在横队的等边三角顶点方位示范,如果是学生自由练习时教师临时校正,采用散点练习。实践证明,这两种位置的示范方法最能让学生便于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而定。教师可采用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等形式。如果教师示范的位置和方向选择不当,会影响部分学生因看不清完整、正确的动作连贯性而产生错觉,形成错误的技术概念,就失去示范的作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示范的形式要多样化。
 示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重点完整示范。使学生初步了解垫球的完整技术结构,后再根据垫球作分解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要求等,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

例如:在初学垫球的教学中,应先用正常示范一次给学生看,使学生初步了解垫球技术动作结构。另外,也可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如录像、图解等,以弥补示范不足和增加讲解的实效性。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让掌握技术动作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表演练习,然后教师加以分析,必要时教师可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加以对比,这样,正确的技术动作 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示范与讲解应结合运用。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感知动作外部形象的基础,而讲解则是让学生了解动作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两者结合运用能够缩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过程。

例如:在学习垫球时,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感知了动作的外部。然后,通过讲解。由于把示范与讲解结合起来运用,学生就容易领会整个动作规格的要求。从而,减少了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程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建立完整、正确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提高练习效果。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重复示范,并指出动作的重点、难点;或先讲解后示范、也可边讲解边示范。

总之,在体育排球垫球教学中,讲解和示范必须密切配合。老师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精讲多练”原则,使学生直观感觉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产生良好效果,从而提高排球垫球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