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体卫艺在线>>体育教研>>正文

排球发球教学实录及反思

发表日期:2009/4/15 9:05:5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33位读者读过

排球发球教学实录及反思

江宁区铜山小学     卢昌福

案例背景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学习中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和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加以正确的引导。

案例描述

    有一次在一节排球兴趣班发球复习课上,由于上节课学生们学习的是上手飘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挥臂出手动作掌握的还可以,因此在课的最后我简要讲解并示范了上手飘球的动作并做了总结。所以第二次课的开始我首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次课最后练习的飘球动作吗?谁能做给我们表演一下。”“你会不会?就是老师上次课最后做的的动作……”学生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我来!”只见班里的大个学生周德金站了出来,站到了球场发球区上,站位,抛球,挥臂一气呵成,做了个完整漂亮的动作。“做得真不错!大家给他鼓鼓掌。”我在他站起的同时用手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高兴的说。并结合他的动作仔细的讲解了动作要领,接着我要求同学们分组到指定位置自己练习。没过多久,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有的开始拿排球当篮球打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学们,卢老师来和大家比一比,大家都来评一评老师的动作,好吗?”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也很赞同。

    于是我故意在学生们面前做了一个不理想的动作,(挥臂不充分、抛球不到位、击球点偏离)刚做完,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我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可以随便发表意见。”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的。我只好点名说:“队长带个头。”队长站出来说:“老师能完整做完动作且连贯性很好,但质量不太高。”他刚一说完大家都点头赞同,但只有周德金抿着嘴想笑。于是我说:“非常感谢你对我的鼓励。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孩子们互相看了看,都不说话。“德金,你说说。”他先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评议道:“总的来说老师做得不错,就是挥臂动作不好、不是一条线、球抛的不到位、导致击球点偏离。”

    听完后我说:“德金,你评价的很不错,我能看得出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的观看了我的动作,并且动了脑筋,对我的动作进行了这么细致的分析。下面卢老师根据你们的建议我要再做一个,希望我能改正过来,过一会儿,再请你们来对我的动作评一评,好吗?”学生们都说:“好!”我活动了一下腰骨,做了个优美的示范,学生们纷纷喊出了“YA!”,并鼓起掌来。我也高兴的对大家说:“我有这么大的进步,看来还是你们的意见提的好!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多用眼睛去看,多用头脑思考,多探究,我们就会学得更好。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努力,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最好,对不对?”“对!”学生们大声的回答,并一个个跃跃欲试,在场地上练了起来,我巡视了一下,大家的动作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练习中学生们还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动作,互相评分呢!快下课了,我鼓励大家说:“你们表现的真棒!”学生再次喊起了YA!,不过这一次是为他们自己喊的,我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结束了这节体育课。

案例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枯燥的练习动作,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产生厌学态度,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趣——思——练——创”的过程。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评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的去学练。

    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