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爱 故 我 行
发表日期:2010/9/7 8:12:4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21位读者读过
我 爱 故 我 行
--------三风学习体会
卢 昌 福
我校在新学期掀起一股研讨、交流“三风”的热潮,我想这对提高全校教师师德师风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学校必须履行好其教化学生的崇高的职责,本人作为铜山小学的教师,土生土长的家乡子弟,更有责任做好本职工作,投入到学习“三风”的活动中来。
加强三风学习,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形象,也关系到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为了不负莘莘学子求学之志,为了不负家乡父老的谆谆重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学习。
下面我以我们学校的三风具体内容为例说说我学习三风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校风,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我们学校已经建立起优良的校风并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我们的校风是:“博爱、博学、力行、超越”, “博爱、博学”体现人生的宽度、“力行、超越”追求人生的高度。博爱、博学”就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学习中博闻强记、融会贯通、学有所成。“力行”指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学以致用。“超越”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满足。建立优良校风的目标是建立集体荣誉感和光荣感,现在我们铜山小学已经形成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氛围。为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是教风,教师风范是一个学校教师的世界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精神面貌等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
德与才合一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所谓“大学者大师也”。一所学校的优劣不在于他有高楼大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德才兼备的好教师、名教师、个性十足的俊才教师。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这句话我认为可以适用于教育的每个环节。
有时我常自问,你是一个好教师吗?静夜自省,常常独自反思。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这种拥戴是对教师德行的崇敬,并能够很好的效仿。
早在学生时代就学过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名句。如今自己做了教师,才知道这句话读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以己之昏昏,岂能启人之昭昭?
作为教师,我觉得应以研究者的心态去对待教育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现在不是都说差三岁就是一个代沟,如此算来,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已经横着N个代沟了。我坚信,代沟是可以跨越的,根本之道就是沟通。这沟通不仅仅在课堂,更是在课外延伸。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良好的教风是对生命情怀的倾诉与关注的过程,在学生知识的构建与生成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不是讲出来的,教风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不断完善。
最后是学风,学风是学生在社会学习、学校学习、家庭学习过程和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自信、互助、善问、乐行”,是我校的新学风。我想其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各种学习环境中都能树立自信的品质、互助的风格、善问的态度、乐行的行动逐步养成优良的学风。作为教师,我有责任按照学校的学风制度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并在他们终身学习中受益。
家乡的教育需要提升,家乡的教育事业需要全体铜山小学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想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铜山子弟,家乡的粮黍喂养了我、家乡的河水哺育了我。乌鸦尚反哺,寸草报春晖。何况我等21世纪的青年教师。
我爱故我行,只要心中有爱,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学校、爱家乡的教育的事业,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践行“三风”活动中,相信在不久的明天,铜山的教育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