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体卫艺在线>>体育教研>>正文

我在小学排球特长生培养中的几点做法

发表日期:2010/6/3 9:00:4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96位读者读过

我在小学排球特长生培养中的几点做法

我校是一所排球传统学校,排球教育是我校整体教育中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排球特长生的培养和体育训练工作一直是学校排球特色工作重点之一。在学校排球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排球队参加了市区举办的多次赛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多年采取的各项合理、科学的做法密不可分。特别是在排球特长生培训的过程中将儿童喜欢的,具有趣味性、技术性强的方法运用到训练之中,并在训练中加强思想教育,以教书育人,以训促学为宗旨,重视对少年儿童正确排球意识的培养,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排球水平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长期的学校排球教育中,有必要对于工作的轨迹做一个梳理,我对于学校排球特长生培养中的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家校沟通,达成共识

由于我校是排球传统校,排球的氛围很好,学生从进入到校园就能感受到排球教育无处不在,长时间的熏陶,大部分学生都积极踊跃参加排球学习。

我把各年级学生中排球基础与意识较好的学生吸收到排球队和排球校社团中,为了学生身心得到更好发展,学校排球教育运动更快更好的发展。学校同学生家长进行了必要的沟通,学校向每位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家长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孩子的具体素质和排球水平,同时也有家长反对自己孩子参加排球训练的情况。

家长对体育教育的态度与认识:多数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对体育教育的关心很少,对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认识非常缺乏,甚至轻视体育的作用。

据调查发现,多数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很少过问子女在体育课中的体验、感受及体育兴趣爱好,对学校体育教学及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知之甚少。理论上支持,行动上反对的家长较多。调查发现,家长一方面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担心体育锻炼和学习在时间上的冲突,再由于“学而优则‘优’”的心理,往往对子女锻炼不支持,甚至反对,从而限制子女的活动时间。家长对体育的观念、态度及行为会制约并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总体上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对学习及智力发展比较关心,但存在重智轻体,体育教育观念不明确的问题。家长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体育教育意识较差。由此可以看出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改善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势在必行。

对于此,学校加强了排球特长生的学习督导,安排专门教师对排球特长生学习的管理。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不降反升,还有不少学生成为学校的学习标兵。这种情形,改变了我们铜山地区家长对学生参与排球学习的态度。使我校排球教育发展走上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制定计划、针对培训

     培养少年儿童排球运动员是我国排球事业发展的关键,在少儿时期养成一个正确的排球学习思想是今后发展的基础。为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校对参加训练的排球特长学生分成三个培训阶段:

1)二年级、三年级排球特长生为初级班,主要以掌握排球的垫球,移动作为主要练习形式。通过让学生从开始接触排球,从而建立对排球运动最基本的概念。

2)四年级、五年级排球特长生为中级班,主要以排球运动的各项基本技能的全面学习。如:传球技术、垫球技术、移动技术、发球技术、扣球动作、吊球技术等、通过培训让学生知道在某种环境下使用哪种技术更合理。培训中及时指出问题的关键并让学生认真体会,让他们懂得下次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处理。做到以练为主以练促学。

3)六年级排球特长生为高级班,主要以完善各类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质量,初步形成对排球比赛的正确认识和基本的战术配合。在训练中运用多种技术组合的练习。如最基本的:一传到位,二传到四号位,四号位进攻。要求组合技术一气呵成。要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攻守原则,并运用到比赛中去。必须把个人的作用同集体的力量有机的结合起来,正在体会到排球运动集体作战的意义。

另外,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专项理论知识的讲授,从而提高学生正确的排球思想意识。以上计划都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制定的,力图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相互配合的作风,使学生的排球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多种形式、科学培养

1、严格要求与鼓励表扬并存

在我校的排球特长生培训中,我们一直坚持严肃认真的训练作风和活泼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要求学生令行禁止。

在训练中,多用鼓励性语言如:“好”“漂亮”“不错”“加油”。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生的缺点教师善意的批评,并及时给予纠正。

2、游戏贯穿与发展素质结合

小学生爱活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在排球教学训练中,也不例外。长时间的技战术学习,学生也吃不消,注意力也会分散。

对此,我们多采用游戏性较强的项目进行人与人,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如用,“追球跑”“垫球走直线”“定点垫球”“垫球接力”等游戏比赛来提高发展学生的排球技能。这样的游戏训练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即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又进行了技能练习,一举双得。

3、辅导与纠错同步

在排球技战术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必须抓住重点,无需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辅导,否则学生将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思想。

我们用规范的示范讲解为前提,让学生互帮互练,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给与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到每一次练习自己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

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技战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思想意识。

4、定期检测与教学比赛中提高

校内的教学比赛和单项技能比赛,应该将年龄相当、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条件相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赛。

在比赛对抗中,可以改变现在孩子的娇气,把任性变为自信。同伴间的配合,能使大家把集体荣誉放在第一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逐渐消失。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还学会了一些体育卫生知识,养成了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对于一些技术差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与鼓励,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自己是球队的一员,通过各项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比赛中,教师的诱导和指示,可以使学生的战术意识提高很快,什么是接应?什么是掩护?什么是补位?排球运动的基本术语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并能够及时在比赛中灵活运用。

在定期的专项技能检测中,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观察,评价。使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不足,找到差距。同时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与积极的评价,表扬先进,鼓励落后,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训练中认真克服困难,努力做好,变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教师也及时反思自己的训练,找出不足之处,从而改进日后的训练。

排球运动是一项平等,对抗的集体项目,我国女排精神曾激励过好几代人的成长,直到今天,还一直影响着我们。排球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具有很强的教育优越性。排球运动也较符合小学生好动、竞争性强的心理特点;小学阶段采用排球训练教学可以增进小学生之间互相接触,相互支持的良好习惯,从而弥补现今独生子女这方面的缺陷,这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对于发现排球人才,培养排球运动后备力量,提高学校排球教育水平都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