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吴老师
发表日期:2011/2/18 12:07:5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18位读者读过
学习吴邵萍
程宝银
学习了吴老师先进老师的感人事迹,我被他那种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所深深感动。她的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党和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体现了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十几年如一日,忘我工作,这种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吴邵萍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
我被她那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真诚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所深深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学习。
通过学习,使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微小的细节不能忽略,因为它是关于学生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是好教师的共同点,有了这颗爱心,你才有资格去教你的学生,对学生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用爱的火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的心灯。老师要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潜力和闪光点,鼓励孩子不断地、自主地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说得多么好,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让我们一起来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孩子吧!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有很高的学识水平,不断地学习才能干的出色。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最后,吴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不仅在学生面前为人师表,表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而且在后一辈的新教师眼里她真正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专业发展上处处想着年轻教师,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她让学生和教师都很好的成长。
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吴邵萍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有调皮的孩子,她不厌烦,主动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耐心、关心之情感化他们,使他们的学生能时刻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关心爱护每个孩子,给每个孩子平等的爱,走进孩子心里,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以吴邵萍老师为榜样,爱岗敬业,以高尚的师德铸师魂,做一名师德、学识双过硬,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争做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吴老师我的榜样
王扬够
在学校组织学习之后,我又找来吴老师的事迹进行了深入学习,她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和震撼着我们,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吴邵萍同志,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83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副园长、园长。27年来,她始终立足于幼儿教育的第一线,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她先后获得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首都北京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作为一个同样站在教育战线的教师,我被感动、被震撼着,同时被引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一直在讲师德,讲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讲怎样争先创优,究竟怎么提高,怎么弘扬,我们自己到底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看到吴邵萍同志的事迹,我们就需要把姿态放放平,认真思考、深刻反省自己了。
吴邵萍老师,28年来全身心的扑在幼儿教育事业上,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吴老师把幼儿园的孩子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大爱观念下,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对于每个教育者而言,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爱敲开他们的心灵的大门。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价值。
吴邵萍老师从最初的一个中师毕业生成为现在知名的专家学者,这与她对知识的渴求是密不可分的。28年来,她从未间断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培训活动,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因为她的肯学、爱学、善学。
作为铜山小学的一名老教师,迈上工作岗位已经第三十多个年头,但是我学习还不够,跟吴老师相形见绌,可见更需要学习。我将从理论上完善自己,在实践中实现自我。
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品德,刻苦钻研、勇于攀登的坚强毅力,潜心探索、开拓创新的勤奋精神,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的博大情怀。这是对吴邵萍同志优秀事迹的概括,是我们学习的精髓所在。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斗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教育-----师爱无疆!
学习吴老师
许宏华
看了吴邵萍老师优秀事迹报告,给我很大的震撼。吴邵萍老师她那俯首躬耕幼儿事业的献身精神,安于清贫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人梯”精神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严格自律精神,使我们每一个人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作为教师,在八十年代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吴老师用自己的智慧、灵气和亲情去开启涉世不深的一个个混沌的心灵。对学生,她讲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成才”,提出“学是刻苦专研的永恒追求”,“研是开拓创新的成功法宝”“传是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的观点,对任何学生都有一颗真挚的心,对每一位同事都做到关爱。吴老师不但可以“春风化雨”,而且还能“妙手回春”。那些被别人称为“垃圾”、“呆滞”的孩子,一经她手,不出几年,定会出现奇迹,所以说南京的孩子是幸运的。
通过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进一步了解了吴老师几十年曲折艰难的工作。一位受她影响也做了教师的学生说:“水平高的教师也许不难找,难得的是吴老师的一颗心,一颗时时处处惦记孩子的严师慈母之心。”她从心灵深处爱她的孩子,几十年如一日的把全面育人当成自己终生不悔的事业。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种崇高,一种坦荡,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这力量震荡着我的心灵,完善着我心目中的吴老师的光辉形象,也更坚定我继续完成好教育这种事业的信心。
通过学习,吴老师留给我们的是她那高尚的人格,是一种超出寻常人的不平凡的心境。而我们所欠缺的正是这种心境,只有具备了这种心境才会以苦为乐,以奉献为乐,以扶助他人为乐,以他人成功而为乐!
回过头来看看,扪心自问,我自己是无法达到如此境界,但是我从心地里由衷地敬佩吴老师。“人活在世界上,每走一步都要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人总是要有精神的好。”这是吴邵萍老师真是的写照,她用情感交流、精神感化和奉献精神来实现着一个教师的人生价值。因此,我把吴老师看成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相信只要我发自内心地向往,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育人工作就会是成为学生心中最好的老师。
在我有限的最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站好最后一班岗,好好学习吴老师!
学习吴邵萍老师
刘为龙
爱,是对吴邵萍老师工作生活的最大的概括——无论是对党的执爱,还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吴邵萍老师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真诚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使我深深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吴邵萍老师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园长,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千名岗位教师称号”、“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二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 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吴邵萍老师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把幼儿园的孩子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我们只有用心灵去感悟他们,要用爱心去呵护他们,要用平等去对待他们,去用思索去栽培他们,花朵才会持续它的美丽,散发出让人愉悦的香味。
作为教师,应该向吴邵萍老师学习,热爱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努力让自己做个心地洁白如月的教师,把如水的爱洒给每一个孩子。除了具备对孩子的爱,还不能忽略作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与时俱进。学习能使人不断进步,因此吴邵萍老师27年来坚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教学教育知识,并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新概念,以现代的理念指导教学,以现代的步伐实践新课程,成为了一个有现代感、出色的教师。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自身更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积累有效的教学手段,争取具备专业的和与时俱进的教师素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写在论文里的话。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关怀的,老师是爱他们的。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更加应该“铁肩担道义”。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会忠诚于教育事业,自然也就会“笑脸看儿童”,对于学生的爱也就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会是只表现于职业化的僵硬的笑脸。“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我们只要每天积累“一点点”,我们就会改变“一点点”,在不知不觉中驶向理想的彼岸。
师爱无疆
学习吴绍萍老师杂想
卢昌福
灿烂的中华文明中蕴育了国人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天地君亲师的五伦排列,能与天地自然、社稷国邦、父母血亲并列,只有教师。教师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竟是如此崇高而神圣!“师”排在最后却起了支撑“天地君亲”的作用,可见“师”的作用匪浅。
现代社会我们理解“天地君亲师”与古代的体悟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有些联系。“天地”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的规律或广大的人们群众、“君”可以理解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亲、师”含义不言而喻。
放眼环宇,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民族对教师作用的定位与我国千百年来对教师崇尚的这般神圣。
柳宗元说过:传道授业解惑。先贤给教师下了很好的职业定位。人师,不光是教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为人的至理,立身的品格,解答学生对知识、对生活、对一切的疑惑。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终生。
在我们现今的教育环境中,有教学水平、有能力的教师可以说有很多。但同时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道德情操的好教师并不多见。就有那么一位平凡的女性,以她的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就是我们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吴邵萍老师
通过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我了解了吴老师几十年曲折艰难的工作。一位受她影响也做了教师的学生说:“水平高的教师也许不难找,难得的是吴老师的一颗心,一颗时时处处惦记孩子的严师慈母之心。”教育中的大爱铸就了吴老师不悔的事业。让我更感受到吴老师的崇高,坦荡和撼人心魄的力量。
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中,传道排第一,就是说,学生人格、品行、世界观的塑造,是教师的第一责任。做好这一点才能够真正称的上人师。吴邵萍老师,热爱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心地洁白如月的吴教师,把如水的爱洒给每一个孩子,人格魅力使人向背。
吴老师给我们教师指明了教育方法,叫“身教重于言传”“爱每个学生”。就是说,不管你讲多少道理。授多少知识,教师自己以身作则,才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人格魅力使然。
吴老师真正无愧于这个“先生”称号、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谓。吴老师的工作轨迹,再与现实中某些教师的工作相对照,能够触动现实中每一位一位教师的心灵。
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达到前辈先贤的愿景只有通过无数象吴老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忘我的工作,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热血投入。
抛弃利欲与浮躁,庸碌与苟且。不斤斤计较于眼前,到老来寻得桃李满园,去找寻别人找不到的真正快乐。
也许我达不到此等境界,但是敝人期待拥有一段飞扬激情岁月的教育人生 ,“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
向吴老师学习!向吴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