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铜山小学科技艺体组小结
发表日期:2009/4/15 8:45:3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88位读者读过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铜山小学科技艺体组小结
卢昌福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的科技艺体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我校科技艺体组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教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全组教师的自身修养及理论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按计划,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开展,圆满完成了本期计划任务。现做以下总结:
一、抓住科目的共同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艺体教研计划根据学校教育工作安排和学校本期工作计划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以教育教研为手段,确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的教学管理观念,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常规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全面贯彻新课标。以“务实、创新”为指导方针,各学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教研组在区教研室和学校教研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本组的工作计划。并努力使教研的内容与学校工作安排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脚踏实地的作好各项工作。
二、开展研讨课为主的练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本期艺体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练兵活动,通过上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科研课改课等形式,如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上示范课,让青年教师上研究课,并组织同科或不同科目的教师听课,共同参与评课,这样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促使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常规课中,既要发挥上课教师的积极作用,又要发挥教研组的群体智慧作用。在教研会上,对于教师遇到的问题,如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应当集体讨论,及时解决。上练兵教研课,要邀请学校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听课,组织同科或不同科目的教师听课,课后及时评课,指出成功和需改进之处,示范课、公开课,更应加强集体教研,发挥群策群力作用。
三、发展有特色的科技体艺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期艺体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各项活动给孩子了一片自由遨游的天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创了学生实践时空。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活动使学生有了参与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气氛,达到了同学、教师、家长间的沟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从活动中培养能力、开拓思维,获得了很多的感受和收获。
回顾本学期,我们组在全面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如何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是我们还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开展学科整合、协调各备课组的关系,发挥所有老师的团队战斗力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不过随着学校软硬件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随着学校科技节的大获成功,科技艺体组又迈开了坚定的步伐。展望下一学期,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姿多彩的科技艺体组一定能以更加优秀的表现,让铜山小学这朵金花更加光彩夺目!
附:铜山小学科技艺体成绩
08年度 | ||||
08.1 |
陶武 |
浅谈学校精细化管理 |
区级三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08.2.19 |
郭荣幸 |
立足三农搞科教 科学发展创特色 |
省级《江苏科技报》发表 |
|
08.3.17 |
郭荣幸 |
努力创科教特色 一心育创新人才 |
《娃娃与科技》发表08年第一期 |
|
07.12.30 |
郭荣幸 |
建设校本课程培育学校精神 |
省教育学会 三等奖 |
|
08.4.10 |
周牛宝 郭荣幸 |
探索小课题研究指导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
省少年科学院论文评比一等奖 |
|
08.4.10 |
陶 武 |
搞农村特色科技教育 创新少科院管理机制 |
省少年科学院论文评比二等奖 |
|
08.05 |
陶武 |
提高科学课堂实效性的研究课题 |
区级课题结题 |
区教科室 |
08.05 |
陶武 |
提高科学课堂实效性的研究 |
区级论文三等奖 |
区教科室 |
08.05 |
陶武 |
一次科学课“引入”引发的思考 |
市级 二等奖 |
市教科所 |
08.08.04 |
郭荣幸 |
江苏省少科院科技创新评比活动 |
省少科院 园丁奖 |
省少科院 |
08.08.05 |
周牛宝 |
快乐科学对抗赛 |
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 |
省教育厅 |
08.08.05 |
郭荣幸 |
“生态林”的故事 |
第三届杏坛杯全国师德征文大赛二等奖 |
中国教师报 |
08.08.06 |
郭荣幸 陶武 张六顺 |
创建绿色学校,建设绿色家乡 |
区一等奖 |
江宁区教育局 |
08.08.06 |
陶武 郭荣幸 |
南京市职工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 |
南京市优秀奖 |
南京市总工会 |
08.09.2 |
郭荣幸 |
增长见识 促进成长 |
娃娃与科技发表89期 |
|
08.09.02 |
郭荣幸 |
把孩子引入发明殿堂 |
江苏科技报 总3434期A8版 |
|
08.10 |
郭荣幸 |
小课题的大作为 |
江苏教育2008第10期48页 |
|
08.10 |
陶 武 |
建设农村科技教育初探 |
市级三等级 |
市教科所 |
08.10 |
陶 武 |
简单电路 |
片级赛课 一等奖 |
区教研室 |
08.10 |
陶 武 |
蜡烛的变化 |
区级赛课 二等奖 |
区教研室 |
08.11 |
陶武 |
08省金钥匙大赛优秀辅导员 |
省优秀 |
省教育厅 |
08.12 |
郭荣幸 |
06~08年度南京市中小学科技活动先进个人 |
市先进 |
南京市教育局 |
08.12 |
郭荣幸 |
南京市科创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
市优秀 |
南京市教育局 |
08.12 |
陶 武 |
南京市科创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
市优秀 |
南京市教育局 |
08.12 |
周小云 |
南京市科创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
市优秀 |
南京市教育局 |
08.12 |
郭荣幸 |
铜小人尝到了科技教育的甜头 |
国家级 发表 |
中央党校改革开放论文集 |
08.12 |
郭荣幸 |
直角、平角、周角等直观教学演示器 |
市级 二等奖 |
市十四届科创大赛 |
08.12 |
陶武 |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级简评 |
国家级 二等奖 |
中国教育学会 |
08.12 |
陶武 |
浅谈如何建设农村科技教育基地 |
省级 二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08.12 |
郭荣幸 |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 |
省级 优秀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08.11 |
郭荣幸 |
学校少科院小课题研究指导探索 |
省级 三等奖 |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08.12 |
郭荣幸 |
市关工委、市基金会领导参加铜小第十二届科技节闭幕式 |
市级发表 |
娃娃与科技 |
|
|
|
|
|
|
|
|
|
|
铜山小学艺体教师活动参与情况统计表
处室 艺体组 填表人 卢昌福 08年 12 月
活动名称 |
参与对象 |
成绩 |
备注 | |
南京市19届运动会 排球比赛 |
学校排球队 |
市第五名 (取前8名) |
08.07 | |
南京市19届运动会 排球比赛 |
学校排球队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08.07 | |
区红十字技能比赛 |
卢昌福 |
第三名 |
08.08 | |
12届科技节 |
卢昌福 |
优秀科技辅导员 |
08.11 | |
12届科技节 |
程宝银 |
优秀科技辅导员 |
08.11 | |
12届科技节 |
许宏华 |
优秀科技辅导员 |
08.11 | |
12届科技节 |
周敦胜 |
优秀科技辅导员 |
08.11 | |
08教师节 |
程宝银 |
优秀教师 |
08.09 | |
江宁区13届科技 创新大赛 |
卢昌福 |
辅导学生一等奖 |
08.03 | |
市案例评比 |
卢昌福 |
三等奖 |
08.06 | |
市论文评比 |
卢昌福 |
三等奖 |
| |
区论文评比 |
卢昌福 |
二等奖 |
| |
区个人课题 |
卢昌福 |
|
08. | |
宁区中小学美术书法美术 |
葛心雨同学 周艺文同学 |
小学高年级组三等奖 |
2007,9
| |
全国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绘画 |
王绣同学 周艺文同学 |
二 ,三等奖 |
2008,6
| |
全国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绘画 |
葛心雨 周艺文 周永慧 |
二等奖 |
2008,6
| |
江苏省中,小学生环保公益招帖画设计 |
王帆 |
二等奖 |
2008年10月 | |
江苏省中,小学生环保公益招帖画设计初赛 |
王扬够 |
优秀指导教师。
|
08 | |
《谋杀青蛙=破坏环境》 |
王扬够 |
二等奖 |
08 | |
音乐赛课 |
张小晨 |
片二等奖 |
08 | |
08年度 | |||||||
08.3 |
高悦 葛伟华 |
五 |
郭荣幸 陶武 |
保健砂的作用 |
发表 |
小哥白尼 |
|
08.4 |
陈茂盛 |
六 |
张六顺 |
自动收线墨斗 |
省一等奖 |
省十九界创新大赛 |
|
08.4 |
许静然 |
四 |
周福有 |
高压多功能喷雾器 |
二等奖 |
省十九界创新大赛 |
|
08.4 |
孙 霏 |
五 |
陶武 |
双面节水拖把 |
二等奖 |
省十九界创新大赛 |
|
08.4 |
高 悦 |
四 |
郭荣幸 |
室外驱蚊虫电扇 |
二等奖 |
省十九界创新大赛 |
|
08.4. |
高 悦、顾 静、 葛伟华 |
四 |
郭荣幸 陶武
|
提高铜山地区马铃薯单产的研究报告 |
二等奖 |
省十九界创新大赛 |
|
08.4.10 |
高悦、顾静、 葛伟 华何小雅、周永承 |
四五六 |
郭荣幸 陶武 |
提高铜山地区马铃薯单产的研究报告 |
一等奖 |
省少科院“小哥白尼”科技创新奖评比 |
|
08.04.27 |
葛伟华、 董家琛 沈思健 |
五六 |
陶武 郭荣幸 张六顺 |
江苏省“快乐科学”名校对抗赛
|
一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
08.04 |
陈茂盛 |
六 |
张六顺 |
自动收线墨斗 |
三等奖 |
推荐参加全国二十三青少年科技 |
|
08.08 |
陈茂盛 |
六 |
张六顺 |
自动收线墨斗 |
一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许静然 |
四 |
周福有 |
高压多功能喷雾器 |
一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孙 霏 |
五 |
陶武 |
双面节水拖把 |
一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高 悦 |
四 |
郭荣幸 |
室外驱蚊虫电扇 |
一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高悦、顾 静、葛伟华 |
四五六 |
郭荣幸 陶武
|
提高铜山地区马铃薯单产的研究报告 |
一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葛伟华 |
六 |
郭荣幸 |
科技节活动 |
一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卢昌杨 |
六 |
卢昌福 |
易拆卸排球网 |
一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阮君琳 |
一 |
陶武 |
防蚊虫节能门缝贴 |
二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高林萍 |
六 |
张小方 |
高压奶牛清洗刷 |
二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曹 琳 |
五 |
郑东 张六顺
|
高效节水洗毛笔器 |
三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杨光南 |
六 |
郑东 |
溢水自动报警器 |
三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周 燕 |
四 |
魏宏福 |
防风簸箕 |
三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8 |
周永慧 |
六 |
周敦荣 |
定活两便门吸 |
三等奖 |
江宁区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
|
08.05 |
陈茂盛 |
六 |
张六顺 |
自动收线墨斗 |
银奖 |
南京市发明展览会 |
|
08.05 |
许静然 |
四 |
周福有 |
高压多功能喷雾器 |
银奖 |
南京市发明展览会 |
|
08.05 |
孙 霏 |
五 |
陶武 |
双面节水拖把 |
铜奖 |
南京市发明展览会 |
|
08.05 |
夏 莹 |
六 |
郭荣幸 |
江苏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家 |
二等奖 |
省科协 |
|
08.05 |
范 葭 |
六 |
郭荣幸 |
江苏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家 |
鼓励奖 |
省科协 |
|
08.05.26 |
高 悦 |
四 |
郭荣幸 |
江苏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家 |
鼓励奖 |
省科协 |
|
08.08 |
孙 菲 |
五 |
陶武 |
《双面节水拖把的发明》 |
发表 |
少年发明与创造发表 |
|
08.08 |
沈思健 |
六 |
郭荣幸 |
快乐科学搭建活动 |
省一等奖 |
省教育厅 |
|
08.8 |
葛伟华 |
六 |
张六顺 |
快乐科学搭建活动 |
省一等奖 |
省教育厅 |
|
08.08 |
董家琛 |
六 |
陶武 |
快乐科学搭建活动 |
省一等奖 |
省教育厅 |
|
08.09 |
陈茂盛 |
六 |
张六顺 |
自动收线墨斗 |
国家三等奖 |
全国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造 |
|
08.10 |
沈亚男 |
六 |
郭荣幸 |
环保节水免浇花盆 |
国际发明展银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孙 霏 |
五 |
陶 武 |
双面节水拖把 |
国际发明展银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中国发明协会 |
|
08.10 |
周静潭 |
六 |
郭荣幸 |
防泼洒喂鸽盆 |
国际发明展银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张 涨 |
六 |
郭荣幸 |
高压节水喷洗刷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张 涨 |
六 |
郑东 张六顺 |
高效节水环保洗毛笔器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周静潭 |
六 |
郭荣幸 |
可翻阅杂志橱窗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高 悦 |
五 |
郭荣幸 |
室外驱蚊虫电扇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许静然 |
五 |
周福有 |
高压多功能喷雾器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陈茂盛 |
六 |
张六顺 |
自动收线墨斗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夏 莹 |
六 |
郭荣幸 |
可伸缩脚蹬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周文涛 |
六 |
丁红生 |
防风雨伞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0 |
高 悦 |
五 |
郭荣幸 |
空气热胀冷缩声光演示杯 |
国际发明展铜奖 |
第六届国际发明展 |
|
08.11 |
徒润勐 |
五 |
郭荣幸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二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科协 |
|
08.11 |
业从庆 |
五 |
郭荣幸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二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
08.11 |
谢世杰 |
五 |
郭荣幸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三等奖 |
江苏省科协 |
|
08.11 |
魏 威 |
五 |
郭荣幸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三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
08.11 |
曾 超 |
四 |
郭荣幸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三等奖 |
江苏省科协 |
|
08.11 |
张 宇 |
四 |
张六顺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二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
08.11 |
徐国剑 |
五 |
张六顺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一等奖 |
江苏省科协 |
|
08.11 |
陈 陶 |
五 |
张六顺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二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
08.11 |
徐 旭 |
五 |
陶 武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二等奖 |
江苏省科协 |
|
08.11 |
张 鸽 |
六 |
陶 武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一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
08.11 |
房 捷 |
六 |
陶 武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三等奖 |
江苏省科协 |
|
08.11 |
业思聪 |
六 |
陶 武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一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
08.11 |
赵 叶 |
六 |
陶 武 |
省航模比赛 |
省级 一等奖 |
江苏省科协 |
|
08.11 |
高悦 |
五 |
郭荣幸 |
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
|
国家级 优秀奖 |
中国共青团 |
|
08.10 |
张鸽 |
六 |
郭荣幸 |
08金钥匙 |
省级 一等奖 |
省教育厅 |
|
08.10 |
何小雅 |
五 |
陶 武 |
08金钥匙 |
省级 二等奖 |
省教育厅 |
|
08.10 |
曹露 |
六 |
张六顺 |
08金钥匙 |
省级 二等奖 |
省教育厅 |
|
08.12 |
樊采薇 |
三 |
郭荣幸 周小云 |
便携式鞭炮燃放安全罩 |
市级 一等奖 |
市教育局十四届科创大赛 |
|
08.12 |
高 悦 |
五 |
郭荣幸 |
自动控量板茬化肥深施器 |
市级 一等奖 |
市教育局十四届科创大赛 |
|
08.12 |
朱 成 |
六 |
张小芳 郭荣幸 |
可调式防泼洒喂鸽盆 |
市级 三等奖 |
市教育局十四届科创大赛 |
|
08.12 |
周翔威 |
三 |
周存慧 郭荣幸 |
远距离抓手 |
市级 三等奖 |
市教育局十四届科创大赛 |
|
08.12 |
甘 斌 |
四 |
陶 武 |
带开关的厕所冲洗刷 |
市级 三等奖 |
市教育局十四届科创大赛 |
|
08.12 |
司徒静文 |
五 |
张六顺 |
可伸缩柄砂架 |
市级 三等奖 |
市教育局十四届科创大赛 |
|
08.12 |
高 悦 顾 静 陶 喆 |
五 |
郭荣幸 陶 武 |
提高铜山地区马铃薯单产的研究(二期) |
市级 二等奖 |
市教育局十四届科创大赛 |
|
08.12 |
王帆 |
五 |
王杨够 |
招贴画 |
省二等奖 |
省环保中心 |
|
铜山中心小学05~08年度
科技教育学校成果
(截止时间2008年)
08.08 |
快乐科学搭建活动团体一等奖 |
省级 |
省科协等 |
|
08.08 |
江苏省第五批科普教育基地 |
省级 |
江苏省科协等 |
|
08.08 |
江宁区第五届师德先进群体 |
区级 |
江宁区教育局 |
科技组 |
08.10 |
南京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
市级 |
南京市教育局 |
|
08.10 |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
省级 |
江苏省教育厅 |
金钥匙 |
08.12 |
南京市第十四届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集体 |
市级 |
南京市教育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