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心理咨询>>学习心理一点通>>正文

解决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对策

发表日期:2012/2/26 21:39:0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80位读者读过

解决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对策

  1、厌学情绪的对策

  ①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彻底转变自我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靠以上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根治的,就必须尽早请心理医生诊断,利用医学手段来治疗厌学症。对患有厌学症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②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爱好是学习的动力。教师不端正的教学态度,不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时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时,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份慈爱,少一份严厉;多一些关心,少一点冷漠。多留心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特长、爱好,关注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科和最不感兴趣的学科。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转变他们的思想,让原来讨厌的学科变成爱学的学科。变不愿做的事情为愿做的事情,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③经常联系家长,关心理解学生。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以外,家长还另自购买一些复习题、练习题让孩子完成。学生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家长就施以暴力,非逼迫他们做完自己规定的练习,结果适得其反,沉重的压力使孩子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玩耍时间,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开导家长.与家长协商,让家长多看一看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生活。

  ④用爱心对待不幸的学生。作为老师应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学习情况等,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面对一些单亲的或父母离异的学生更应给予照顾,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胆怯心理的对策

  ①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学生自信起来。具有胆怯心理的学生是缺乏安全感的。什么能让他们感到安全?爱!打工潮本已使许多胆怯学生缺失了来自父母的最重要的爱,外界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使得他们是“雪上加霜”。所以,我们教师要给这些具有胆怯心理的学生爱心,让他们体会到外界的关爱,心理逐渐健康起来。只有心理健康了,他们在学习之路上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自信是和成功紧密相连的。只有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快乐,他们才会更加自信,在学习上的热情就会增长,学习心理问题自然就会慢慢克服。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多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多帮助,特别是课余时的辅导,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相应提高他们成功的机率。

  ②协调好学生的人际关系,给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是学生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有属于他们的人际关系,学生们也非常重视这层关系。同学的一句刻薄的话或一个无意的眼神,都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胆怯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我们教师不能忽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要协调好这层关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这片天地间和谐成长。

  ③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克服胆怯学习心理。罗马作家普劳图斯说:“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是啊!只有有了坚强的意志,才有做事的动力,有耐挫的毅力。只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学生才容易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可使用以下方法:参加耐力运动;听或看英雄故事,学习英雄们的坚强品质;同学间进行意志力比赛……

  英国哲学家普德曼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克服或消除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良药。而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加大监督力度,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

  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与玩有关,不管有什么学习心理问题,学生都能或多或少自己去克服。因此,教师要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玩;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自觉消除胆怯学习心理问题。

  3、孤僻心理的对策

  ①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孤僻学生往往表现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即使有事情要做,也往往是事没做就担心失败。他们心理老是想,如果输了怎么办,如果失败了如何是好。因此,要解决孤僻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教育他们敢拼才会赢,参与就是胜利。

  ②家校结合,共同关心学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就必须经常联系学生的家长,从家长那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生活习惯等,从而对孤僻学生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③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教育孩子学会吃苦,学会创造,学会孝顺长辈,学会爱护动物,学会欣赏他人,学会自我批评,学会自学,学会自我欣赏,学会幽默,学会自理生活等。这样就能更有效消除或预防学生的孤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