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关注小学生生命教育
发表日期:2011/5/26 14:27:1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47位读者读过
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开展积极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教育。
青少年自杀的现象给家庭、学校、社会敲响了警钟,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我们的学生,是社会的人,并不仅仅生活在学校。其思想的形成,除了在学校接受老师教育的影响,还要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要与教师积极沟通,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要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家庭教育要防止两个误区:一是“上帝儿子,奴才父母”,二是“孩子不打不成材”。哲学较卢梭有句话“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们百依百顺。”家长对子女应该是:帮助不包办,理解不迁就;关心不溺爱。做到三个“表里不一”:一是心里把他当孩子,表面帮他当大人,孩子就不会“以小卖小”故意撒娇:二是心里万分疼爱,表面平淡,鼓励和表扬孩子:三是心里非常关切,表面要装得大意,不要老是嘘寒问暖。
同时,社会也要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学生在学校以外,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社会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希望社会方方面面都能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校园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如:使青少年远离网吧、色情、凶杀等。减少外部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形成压力,使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人生,珍爱生命。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我们在关注着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今天思考儿童生命的抉择能力,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生命教育的话题,他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文化熏陶、对生命的认识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期待,我们更要努力让孩子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