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科技文化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性研究》
发表日期:2007/11/15 12:22:5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250位读者读过
校园科技文化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性研究
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魏尤华
一、课题界定:
1、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生活的历史积定,是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反映,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断完善自身,追求自由,自觉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校园格局与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学校风气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有机结合。
3、 校园科技文化:就其内涵而言有二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指校园科技环境的建设;其二是指学生在校其间,通过学校校园科技环境的感染,科技教育规章制度的导向,科技教师的引领影响,使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其终身的发展奠基。
二、研究目标
1、 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2、 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内容;
3、 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
4、 学生科学素养的跟踪分析。
三、理论依据
1、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科教兴国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
2、国家教育部明确指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3、《校园文化建设导论》;
4、《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环境的营造》。
四、课题创新要点
选题新颖,具有前瞻性、时效性。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校园科技文化环境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五、研究内容
1、墙体文化的建设。如何设计学校的墙体文化,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动力源。
2、 开辟宣传身边的“小小科学家”的宣传栏。宣传学生身边的榜样和他们的创新成果。
3、如何利用校园内自身的优势,建设科技教育基地,形成独特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六、研究过程与方法
1、2007年2月——7月征求调查取证阶段。采用调查法对师生进行调查问卷,征求意见。
2、2007年8月——10月为环境建设阶段。更新墙壁文化,完善科技基地建设。
3、2007年11月——2008年5月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4、2008年6月——9月:总结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研究、有计划、有案例的研究报告。
七、研究成果
1、《校园科技文化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性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
2、 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对学生科学品质的培养的案例;
3、 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一般性措施的报告;
4、 学生成长的足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