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教育科研>>教师论文>>正文

对话,是搭建师生心灵的桥梁

发表日期:2008/11/26 8:47:0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646位读者读过

 

对话,是搭建师生心灵的桥梁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与反思

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翟小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了解、体会家乡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知道家乡的特产,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深层地了解家乡。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我们班的课,有点紧张,我们不妨轻松一下。那就让我们欣赏一组图,再来点音乐!

师出示课件:请你们欣赏我们美丽的祖国。

学生欣赏配乐《谁不说俺家乡好》课件。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1:音乐真好听!这首歌是《谁不说俺家乡好》。

2:这些图片真美!这播放了我们国家的美景和特产。

(利用祖国各地的美景、特产等图片,这首《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动听音乐,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旨在引出家乡美。)

2、师:是啊!可惜它们离我们太远了。其实啊,要说美,我们的家乡也很美,正如刚才歌里唱的: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说自己的家乡美呢?你们说我们的家乡美吗?

生:美。

(这一问,就像点燃了他们热爱家乡的烈熖,简直是一触即发,一股强烈的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从而调动了学生积极去了解、认识家乡的积极性。情感目标也就因此得到了落实。)

师:那你倒说说,我们的家乡­——江宁,她美在哪里?

1: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2:江宁的人好客,喜欢帮助别人。

3:江宁的环境好哦,你看,到处都很干净。

……

3、师课件出示江宁地图及介绍:说起江宁啊,我们得先了解江宁的一些概况。

学生了解。

(很多学生对江宁很陌生。利用江宁地图及介绍,让学生大致了解江宁的概况,为介绍家乡做铺垫。)

4、师:同学们对我们的家乡的了解还不全面,下面我们就开个小导游培训班,好吗?经过我们这节课的培训,相信你们都能成为合格的小导游。你打算向他们介绍什么呢?

1:家乡的美景。

2:家乡的美食。

……

师课件出示并小结:我们可以从江宁美景、江宁休闲、江宁美食、江宁特产这几个方面给他们慢慢介绍。

(通过“导游资格测试”的游戏,轻松、愉快地把孩子带进家乡,了解家乡的景、人、特产。)

二、了解家乡,激发情感

1、分发材料,了解家乡。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我们家乡的介绍,你们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组内学习。

(师课件出示)

江宁美景:牛首山风光带、汤山溶洞、阳山碑材、江宁区杨柳村。

江宁美食:东山老鹅、横溪西瓜、湖熟板鸭。

江宁特产:江宁金箔、民俗文化。

江宁休闲:山田牛奶文化园、千盛农庄、金波渔港、南京明文化村、南京市蔬菜科技园。

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名介绍,教师出示课件配合。

(把传统的课堂创设成一个旅游现场,使学生变成一个导游。这样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角色上都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乐意接受。再加上学生在课前就广泛作了了解,查阅了大量资料,介绍起来头头是道,所以能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2、补充介绍:我们江宁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教师简述。

3、认识家乡名人

师:家乡的山美水美,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咱们家乡更是人才辈出,有王安石三次出任江宁府尹;还有很多故事,有岳飞牛首抗金,课后,希望大家自己去搜集、了解。

三、小结

师:同学们,上这节课之前可能还有很多同学对我们的家乡不太了解呢,但是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家乡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呢?

1:我们家乡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千盛农庄、金波渔港……都值得好好玩。

2:东山老鹅又嫩有香,千万别错过。

……

师:现在让你用一句话赞美我们的家乡,你会说什么?

1:江宁,我的家,我爱你!

2:来江宁是你不悔的选择!

……

师:我们的家乡这么好,你又能为她做些什么呢?或者说你长大后愿为家乡做些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美好的愿望。

(通过赞家乡、说愿望的方式,把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四、拓展

师: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成为合格的江宁小导游了,但为了把我们美丽的家乡宣传出去,还得请你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可以画一幅画,可以写一段话、一条宣传语,我们把它寄给远处的小朋友好吗?题目就写“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师板书)。

学生制作。

展示学生作品,并小结:希望大家请更多的朋友来江宁,赏风景、品特产,更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目的是把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贯穿于本课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得到切身的体验,触动情感的变化,并逐步升华为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也是把爱家乡的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使学生知道爱家乡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就应该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编家乡小报,写宣传语等就是为了宣传家乡,提高家乡的知名度而作的。)

 

『课后反思』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引领对话,善于捕捉对话信息,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才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才是对充满灵性和发展的学生生命的尊重。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对话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了解、熟悉家乡,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其间有师生的对话,有生生的对话,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因此,本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对话,是搭建师生心灵的桥梁。

1、对话,使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使生命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课堂生命活力的存在。在本课的教学中,对话使学生畅所欲言,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在“了解家乡,激发情感”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形式。四人小组开设导游培训班,把传统的课堂创设成一个旅游现场,使学生变成一个导游。这样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角色上都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乐意接受。再加上学生通过课前查阅大量资料,将自己了解的家乡景等踊跃地说给同伴听。特别是师生对话中,学生热情参与小导游介绍,那些真情的流露都因对话而得以产生,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生生之间的对话,是同构与异构的对话。学生的介绍个性鲜明,那只只小手举了又举,声音此起彼伏,那火爆场面有些控制不住,却让人兴奋不已。那么多的激情与热烈不都是在对话中才能见得到的吗?

2、对话,使教师挥洒自如。

新一轮的教改中要求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只有课堂中的对话才能真正体现“平等”,也只有对话才能让教师轻松地驾驭课堂,成为“首席”。如在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主要采用了师生对话,教师先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从优美的图片和动听的乐曲中体验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既而以“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说自己的家乡美呢?”引出本课教学。这一问,就像点燃了他们热爱家乡的烈熖,简直是一触即发,一股强烈的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从而调动了学生积极去了解、认识家乡的积极性。情感目标也就因此得到了落实。当学生谈起自己的家乡美在哪里时,学生畅所欲言。的确,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使心灵碰撞,溅出耀眼的火花。

3、对话,使教学得以生成。

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就是在“赞家乡”这一环节上。通过赞家乡、说愿望的方式,把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在拓展的环节又设计了写宣传语目的是把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贯穿于本课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得到切身的体验,触动情感的变化,并逐步升华为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也是把爱家乡的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使学生知道爱家乡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就应该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编家乡小报,写宣传语等就是为了宣传家乡,提高家乡的知名度而作的。学生一个又一个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时教师根本就没有间隙去评价。其实,这一切都不是课前预设,这情景又是始料不及的。教师运用这一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教学同构与异构的对话,使学生的情感有了恰当的渲泄方式,也使学生之间有了真正的互动,这便使整个课堂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生命的活力。

一堂有生命力的课,总是以对话来贯穿的。课堂对话是那种走进心灵,撞击心灵,能触摸到情感脉膊的对话因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只有对话才能真情互动。总之,只要我们教师有一颗灵动细腻的心,一双善于捕捉智慧的眼睛,时时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且真正顾及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便能引发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对话,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