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教育科研>>教师论文>>正文

激发生命活力,建设科技文化

发表日期:2009/3/9 11:32:1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581位读者读过

 

激发生命活力,建设科技文化

 

铜山中心小学   郑宜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班主任而言,建立一种以“求真”和“学做真人”为核心的班级科技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设班级科技文化,就是要在班级之中浓郁一种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践新课程“动手动脑”,“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在班级常规中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在活动中锻炼探究、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学习求知、创新的方法,进而通过班级科技文化这个载体,发挥其独特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人文品质。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汇之地。班级科技文化氛围的形成是班集体各要素的共同作用,长期积淀的结果,它是一个渐进生成的过程,需要通过环境的布局,活动的开展,制度的完善,舞台的搭建,信心的培养来精心涵育和营造。

一、营造润物无声的环境,诱发生命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标语图片,或是利用墙报,都要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墙壁也会说话。”其实,教室里的一切都是为教育而存在的,从广义上说,都是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班级科技文化环境对引导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班级科技文化的环境,就是要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的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科技环境建设,既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发展,又在环境中受到教育。

1、理想诱发。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成长的沃土。班级环境就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需要打造什么样的“科技家园”呢?整洁、舒适、宁静、典雅、和谐的书香气氛固然重要,激励、思索、探究、展示、合作、启迪也必不可少,更重要的,它还应该是孕育科技理想的温床。一幅科学家的挂像,展开的就是前辈与后生的心灵对话;一句科技名言,与学生进行的是智慧的交流;一次科技名家的讲座,为孩子们扬起了理想的风帆。理想是雄鹰的翅膀,有了他,孩子们就能飞得更高,更远。

2、情趣诱发。对孩子们而言,科技不应该是抽象、神秘而高深的东西,而应该是身边具体的、美丽的、充满情趣的事例和活动。黑板报和学习园地是班级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家喜爱的形式。要建立全员参与的机制,而不只是班上少数几个小能人的“自留地”。“科学家的故事”栏目,张贴的是大家搜集来的资料;“科幻天地”张贴的是大家绘制的科学幻想画;“我的发现”呈现的是孩子们眼中的神奇世界;种植角上有种养的盆盆花草;养殖区里是同学们养殖的鱼、蛙等。总之,在这里“人人是创造之才,处处是创造之地”。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尽量让学生自主选材,用有情趣的方式诱发其兴趣,只要你愿意,教室里就有属于你的一片天地;只要我探究,教室里就会留下我光彩的一笔。这样,浓郁的班级科技氛围必然会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3、“成功”诱发。据说著名歌唱家苏小明第一次上台,由于怯场是被老师推上舞台的,之后居然成了著名歌唱家。站在舞台中央,“我”就是主角。关键是老师要善于搭建这样的表演舞台,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每周班级“科研小组”的“成果”汇报会;“假日社会调查小组”的交流研讨会;“我的小发明”展示推介会;“优秀小制作”展示评选会;“我的新发现”揭秘会……在这五彩缤纷的舞台上,孩子们是当然的主角,他们会演绎一幕幕动人的传奇,展示的是“成功”,收获的是自信与喜悦,处处洋溢着探究的生命激情。

二、以创造性活动为手段,激发生命活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吉尔福特指出:从狭义上讲,创造力是指最能代表创造人物特征的各种能力。创造能力决定个体是否有能力在显著水平上显示出创造性的结果,还取决于他们的动机和气质特征,也就是创造性人格的问题。由此可见,创造性人格,即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多么重要。班级科技文化活动的创新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班级科技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提供了发挥创造潜能的舞台,让他们得到了获取新知的体验。一棵小树怎么会长成参天大树?,小鸟到底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使我们家乡山明水秀?地震是怎么回事?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牙齿?……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知识,但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将以上科技活动内容与相关节日结合起来,如,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还有环境保护日,节水日,爱牙日,防震日等等,每月一项活动,每个活动一个主题,使活动呈现序列化特色。小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召开“科普知识讨论会”,开展小调查、小统计、小实验等班级科技活动,去验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外,班上还设有“小小气象站”,每天发布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开辟“科技园地”,及时发布孩子们的观察日记、调查报告、各种假设和奇思妙想等等。

班级文化是渗透学校文化的微观载体,与学校文化紧密相联又相互融合。学校活动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将学校重大科技活动与班级科技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如结合学校“科技节”活动,展开班际科技作品、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的竞赛,可以培养孩子的班级荣誉感,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焕发孩子们创造的激情和活力。积极参与学校“科技之星”评比,可以点燃孩子们科技活动的热情,培育孩子的恒心和毅力。

三、以制度化建设为牵引,铸造生命底色

班级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班级科技文化建设不是光靠环境营造和科技活动就能达成的,必须要有相应的班级制度求来约束规范。通过具体化、制度化的班级规定,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过程中,班级制度便能整合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诸要素,并最终内化为创新个性品质的主体,从而铸就拥有无限潜质的生命底色,这些准则和规范便凝固成一种制度文化。

首先,我们要建立具有班级特色的课题研究制度。只有实践探究,科技教育活动才会深入,孩子们才会“识水性”,才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才会养成探究的品性。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达到什么目标?各研究小组都必须在老师引导下周密思考,制定详细计划。如“班花研究小组”制定的研究方案是:用观察、比较、测量法研究种子发芽、幼苗成长所需的水、肥、温度等条件;用观察、比较、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花株健康生长的基本要求;用资料、调查、访问的方法研究班花的妙用。强调课题研究制度建设,意在培养善于观察,勤于实践的品质,学习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其次,要建立科技活动组织规程。活动是开放的,班级成员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每个团队由组长负责开展活动,并且每月在“学习园地”上进行活动成果交流展示。在灵活而又稳固的组织体系中,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得以提升,协同合作意识得以形成。最后,还要建立有利于科技活动开展的评价体系。正确的评价能起到促进和激励的效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成绩袋”的形式对孩子进行评价。班级内的各小组成员在科普学习、科技活动等各方面的点滴成绩都可以放进袋子里,每学期举行一次“科技成果大展示”,各组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本组一学期来的成绩,然后由学生自己投票评出“方案设计优胜小组”、“科技作品特色小组”、“科普知识进步小组”等等。此外,定期评选“制作能手”、“未来之星”、“小小发明家”等,进行隆重的表彰。通过这样的评价制度,力争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究创新发展之中去。

班级科技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只有用心和坚持,才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