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教育科研>>教师论文>>正文

让 爱 充 满 课 堂

发表日期:2009/4/20 7:13:5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69位读者读过

 

---------《印度洋上生死夜》案例分析

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丁红生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远影响,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阅读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篇幅较长,但是脉络清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歌颂了皮埃尔船长舍己为人,危险中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不难感悟皮埃尔那崇高的献身精神,皮埃尔为了他人宁愿献身的崇高精神,学生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我觉得他被“英雄化”了,人物形象变成了一种死的标签,我们在教学要带给学生的远不止这些。

我们应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与皮埃尔船长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个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让教育闪耀人性的光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理解皮埃尔埃尔的心理活动。

2、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3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句子,体会皮埃尔复杂、痛苦的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课文语言材料,体会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体会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走进皮埃尔的内心世界,感受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加深对“责任”、“为了更多的人的生命”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渲染情境,导入课文。

  (将课题中的“生”与“死”标大)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印度洋上生死夜》。”(齐读课题)

   2、师述:生、死、夜,这是一个令人焦灼的夜晚,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夜晚,这是一个生死抉择的夜晚……

“谁能联系课文内容告诉我,‘生死夜’是什么意思?” 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上生、死两字说几个成语吗?(生离死别、舍生忘死、生死相依、九死一生、生死攸关、生死存亡、出生入死)(板书:生死攸关)。

“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强调“危急”“紧张”)(再读课题)

   (反思:“生死夜” 三个字引领全文,我们紧扣“生死夜”,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生”与“死”是文中主人公皮埃尔行动、品质得以体现的根源;紧扣“生”与“死”,也就抓住了皮埃尔的行动,学生从而能体会情感、把握形象。所以,两次读课题就很有必要,很有价值了。)

二、品读课文,阅读感悟。

1.师:初读了课文,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皮埃尔给你留下的印象。

(反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直奔人物形象,突出了重点。教师大胆放手,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摈弃逐句逐段的分析。这也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表现。)

1:皮埃尔船长非常爱他的妻子。

2:皮埃尔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船长。

3:皮埃尔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

2.师:默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皮埃尔非常爱他的妻子?

⑴生1:在妻子克勒松遭章鱼袭击时,“皮埃尔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已经昏迷的克勒松。”“以最快的速度”就够快了,而皮埃尔船长是“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说明在发生危险时,他毫不犹豫地去救自己的妻子,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爱妻子胜过爱他自己。

2:“夺”字也可以看出皮埃尔爱他的妻子。要夺回妻子肯定要冒着很大的危险。但是“皮埃尔立即以最快的速度从大章鱼那里夺回了已经昏迷的克勒松。”……

⑵过渡:“同学们,在海啸的巨大威力面前,生命显得如此的脆弱,面对生命垂危的妻子,作为丈夫,皮埃尔首先想到了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轻声地读一读。

  ①“我们应该立即离开这儿。”想到这,他立即将快艇加速,在海上飞驰。

师:“此刻,皮埃尔心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焦急万分)(心急如焚)

就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皮埃尔冒着生命危险救回了自己的妻子。能把你的感觉读出来吗?

(自由读,分男、女生读,读出情况的危急和皮埃尔对妻子的爱。)

反思: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后得出的体验才是最珍贵的。在阅读中,抓住妻子的处境,体会皮埃尔的语言、动作、神态;把握重点词语“立即”,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皮埃尔对妻子的爱。)

3.师:皮埃尔那么爱他的妻子,在海啸即将发生时,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感受第一次抉择,理解“献身”来自于“责任”。

1、⑴(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出示:可另一个念头又冲入他的脑海……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

师: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冲”、“不,我不能走!”、“惟一”、“确切”觉得他不能走的原因是他明白了内心的责任感,如果他走了,就会有很多人在海啸中死亡。

师:你是怎样理解“责任”这个词的?皮埃尔有什么样的责任?

1:皮埃尔是一位丈夫,面对着生命垂危的妻子,他有救自己妻子的责任。所以他必须离开。

2:皮埃尔是第一个知道海啸即将发生的人,他有通知过往船只离开的责任。

⑵、此时身处险境的他居然想到了他人的安危,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请同学们体会着自己先读一读这段话。

  ⑶、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感受到他的决心、感受到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更感受到作为一名船长的责任。)

  2、小结:是呀,作为一位唯一的知情人,作为一位船长,皮埃尔深深地感到他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哪怕是牺牲生命,他也必须留下来。(板书:责任重于泰山) 

3、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皮埃尔的那种决心、责任心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再齐读两遍)

(反思:这里我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段,让学生反复阅读,读中悟、悟后读,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懂文中人物的内心:留下来的那份决心、那份责任、那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

  4、过渡:皮埃尔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毅然调转方向,重新回到了出事地点,等候即将到来的豪华客轮,他等啊等啊,这一等就是——20分钟。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是怎样的20分钟啊!

多媒体出示一段急促的手表走动声。

    ⑴.从这急促的手表声中,同学们感受到什么?

(一场超级海难即将发生;克勒松的鲜血在流,生命也即将耗尽;客轮在一步步逼近危险地带。)

   (反思:多媒体的出示,“让学生走近主人翁,走进文本,感悟20分钟。”这一问题的设计,在这里,显然是很有必要的,不仅烘托了课堂上紧张的气氛,创造性地创设了让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时机,让学生与文中的主人翁换位思考,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感悟了皮埃尔此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既有等待的焦急、传信的急切,又有对妻子的担心、愧疚,爱和痛交织在一起。这一环节的教学,将文本的情感与学生自己的体验交融在了一起,有血有肉,学生的情感提到了升华,体验真切。)

  过渡:是呀!妻子危在旦夕,每一分每秒都是那么宝贵;海难随时都会发生,每一分每一秒又是多么危险。

  ⑵、请大家拿起书,认真读一读第5 小节,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学生读书,动笔。)

  ⑶、交流,随机出示句子(投影):“此时,克勒松的手脚不住地抽搐,……的信号。”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文中的两个“抽搐”意思有什么不同?

5、小结:皮埃尔深爱着自己的妻子,面对生命垂危的妻子,皮埃尔的心像刀绞,可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危,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痛苦地死去,他已经将自己与妻子的生命置之度外。

  (反思 :一边是一船的乘客,一边是心爱的妻子,在这生死关头皮埃尔的内心会是何等痛苦。正是这种痛苦,让我们感受到皮埃尔舍己救人的精神是多么高尚啊!当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拨动之后,对两个“抽搐”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整个第三部分,我给足了学生体验、表达的时间,让学生紧扣书本,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给予适时的点拨与引导,不断内化书面语言,充盈语言库存。)

感受第二次抉择,体会“献身”来自于“真情”。

  1、师提问:皮埃尔的努力没有白费,轮船终于收到了信号返航了,此时此刻皮埃尔又是如何做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6小节,并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读书,动笔。)

  ⑴、交流:

  他可以打灯语求救,但是他没有,他此时想到的仍然是客轮的安危,因为海啸随时都会发生。

  ⑵、相机投影:他抱住了克勒松,发现她的躯体已经冰凉。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了句“亲爱的,原谅我……”

  师:读了这段话,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此时他反而分外平静呢?他为什么对妻子说请原谅呢?)生交流。

(反思: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质疑,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充分地想象说话,尽情地品读感悟。)

  三、领悟献身价值,体会人物品格

  1、师:好心人是会有好报的,客轮上的人没有忘记皮埃尔,皮埃尔得救了。当皮埃尔第二天从报纸上了解到发生了海难而无船只损坏和人员伤亡后,他的心情怎样?

  2、学生自由发言。相机出示课件:“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

请你根据当时的情景,发挥想象把皮埃尔心中没有说的话说出来。(学生动笔写一写,指名发言)

生: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客轮上的乘客脱离了危险,我也得到了救护,我现在很好。

师:你还想对皮埃尔说什么?

1:皮埃尔,你把生死置之度外,你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我要向你学习。

2: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反思:语文课堂应该是个充满感情的空间,课文并非无情物,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情”,课堂语言要煽情,去拨动学生心中的那根情感之弦。这里的补白训练,注意课内外的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并走进人物的内心,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既训练了学生想象能力,进一步揭示了皮埃尔夫妇献身精神的巨大价值,又给予了学生再一次走进人物内心的良好时机,并通过皮埃尔的口,使内化的情感、语言得到充分地表达,为文章主人翁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四、诗意小结、升华情感

    1、皮埃尔生存下来了,第二天,皮埃尔在医院醒来后,知道海啸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的消息后,他的妻子克勒松在天有灵,会理解他吗?(学生谈) 

2、出示冰心的小诗。

                  爱在左,同情在右

                  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3.让我们朗诵这首诗,将它送给已逝的克勒松,送给英雄皮埃尔,送给一切有爱心,舍己救人的人们吧!

    (反思:在这里引入冰心的这首小诗,是对已逝的克勒松的赞美,是对皮埃尔自责后的宽慰,是客轮上乘客对英雄皮埃尔的感激,是对爱心,舍己救人品质的歌颂。以此结尾,是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升华,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就像诗中所说,人生需有爱,“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人生需要爱,才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五、课外作业:

生命是可贵的、美丽的又是脆弱的,在生与死的面前,皮埃尔用他那崇高的灵魂触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让我们想到了面对汶川8级大地震,军人、公安、武警、医护人员等等,许多人不顾个人安危,都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役中,期间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选择一两件事情说一说。

 (反思:对小学生来说生命的话题凝重、深沉。我巧妙地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身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解读生命的价值,接受正面的引导,从小懂得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

  

教后反思

自古以来,爱是永恒的主题。这篇课文传递的依然是爱的旋律。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上的一篇感人故事。课文情节跌宕、扣人心弦,在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题中的“生”与“死”两个字,让学生体味,力求能给予学生充分朗读体悟的时间。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读都是诗。语言是富有情感性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语境下会变得鲜活起来。人物的情感表达往往隐藏于文字深处,要想让学生的真情流淌,就必须牢牢抓住句中的关键词,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两次抉择读读、议议、品品,从而体会人物的情感,把握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品中感悟,使学生从读对、读懂逐步走向读活,从而读出意思、读出内涵、读出情感。

在引导学生读该语句时,我没有先让学生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而是先让学生品词:从哪里看出皮埃尔对妻子的爱?从哪里看出克勒松的危险?从那些词语看出皮埃尔的复杂心情、痛苦心态?这样学生就能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克勒松情况的十分危险,触摸到皮埃尔内心的极度痛苦。试想,学生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去读句子,还能读不好吗?

在引导读好重点句段的同时,我抓住创设想象、补白的最佳时机,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去补充,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丰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感悟: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皮埃尔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他的思想境界从何而来?在决定留下报信直至脱离险境的生死抉择中,他经受了怎样复杂的情感纠缠?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妻子痛苦地离去,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体验中表达,同学们完全能够沉浸于爱的氛围之中,体验着特有的英雄魅力——爱妻子,爱他人,爱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真正进入了文本的情境之中,与文章的主人翁、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有效的训练和情感的升华。

情感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文字上,教学过程中,多处地方进行了二读,这里不是连续地机械地读两遍,而是在感悟情感的基础上再读,在融入自身的体验后再读,是情感的升华,是读懂课文,读懂人物的体现。

学生沿着读、悟、说的教学形式拾级而上,步步深入,与蕴含在语言中的情感碰撞、交流、共鸣,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经历了一次人格与精神的洗礼,懂得了如何去爱,小小的心田已经播下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