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为问题而疯狂的科技育人空间
发表日期:2008/9/27 16:16:0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53位读者读过
努力构建为问题而疯狂的科技育人空间
作者 郑宜军
什么是为问题而疯狂呢?我认为,它首先是一种对待问题的态度,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求实求真的态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圆满解决问题而努力的态度;其次,是一种毅力,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义无反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第三,是一种信念,再大再多的困难,它也不把它看着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并且相信,只要是问题,最后终究会得到解决。第四,也是一种享受,把困难和问题看着是获得成功的开始,在探究问题中体验快乐,在取得成功中收获快乐。第五,它更是一种境界,人一旦沉浸到一心为解决问题的心境中,那么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外界其它一切干挠,他都会置之不顾。一个人一旦为问题而疯狂,那么探究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学习也就成为快乐的事。
提倡为问题而疯狂,首先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一直以来,教学
问题从何而来?问题不会凭空产生,凭空产生的问题那是不切实际的空想。那么有意义的问题从何而来?1、问题从校园中来。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家园、活动的乐园,建筑布局,景观绿化等等,不仅令人触景生情,更是问题的源泉。2、从班级布置中来。班级也是问题的土壤,美丽的盆花、有趣的学具、迷一样的游戏、内容丰富的百科图书……都充满了一个个问号。3、问题从课堂中来。课堂不纯粹是一种预设好的套路,通过字面引发学生对内容的思考;透过现象引发对规律的思考;通过已知情景对未知情景的思考……学生大脑中必然会充满问号。4、问题从活动中来。生动而富有趣味的活动,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如空降鸡蛋,航模比赛,生态考察等等,在动手实践中,他们头脑中会产生许多问题……总之,问题由思考而产生,思考又由情境而促发,情境要靠我们去营造。
我们怎样引导学生为问题而疯狂?1、去点燃为问题而疯狂的火焰。用什么做引线?用情趣:从儿童的审美眼光出发,设计活动;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引发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没有兴趣,即使他们脑袋中问题一大堆,也不会全心投入,更不会如醉如痴地去弄清究里的。2、晃动手中的桃。跳一跳摘到手中的桃,是教育学中的一段精典论述,我们的“班花工程”就是这样一个实践:闻花香,辨花色,赏花美这自然是学生很乐意做的事,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会进一步研究花的生长习性、栽培规律、药用价值等。随着探究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解决的程序也越来越复杂,有些还要通过调查或实验的方法才能再有突破。此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兴趣减退,我们可将“花王”、“药圣”等称号做成帽子,悬中空中等有志者去摘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研究写花的诗文,将花的品格内化为人格力量。一个活动,引发的是学生探究的无限热情,将知情义完美的统一起来了。3、用激励保持热情。为问题而疯狂的热情是需要激发的,持续的热情更是需要设法保持的。我们推出科技小能人,科技童星,目的就是通过树立典型,激发更多的探究热情;我们通过科技小论文的评比,发明大赛也是让孩子感受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通过设立创想园,建设种植、养植基地,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供孩子有展示的机会交流的舞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形成为问题而疯狂的风气。一个典型,带动一片,许多典型,连接成面。在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我校就会形成一种浓浓的探究之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