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教育科研>>教师论文>>正文

生活化作文教学初探

发表日期:2008/10/13 9:12:0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61位读者读过

生活化作文教学初探

 

作者  周文军

 

近年来,关于生活化作文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作文全过程进行“生活化”。从作文取材来看,提倡关注儿童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提倡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用作文表达生活;从作文指导过程来看,注重通过情景的演绎再现生活和想像生活,关注儿童的真情实感与独特感受。以贴近生活为标准,以富有童趣为目标,教师只是作为引导,给予了儿童充分的自主。从作文评改来看,以生活情感的真实为评改的标准,提倡儿童自改互改。我们看到,在生活与作文之间的纽带—-作文教学中,往往更注重于教师的方法及对学生起到的效果,而从学生身心发展程度及作文心理角度出发研究学生的需要,从而反过来指导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着不足。

基于对教学现状和研究现状的认识,笔者认为“生活化”强调作文及作文教学应该始终关注、植根、摄取和提炼生活的现实与需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生活化给人一种亲切感,它提倡营造一种轻松、和谐、自由的氛围,学生带着一颗平常心来习作,真正达到说真话、吐真情、做真人目的。生活化作文: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对生活世界的能动反映,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升华的一种写作形态。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与生活结合为核心的作文方式,即让作文走进生活,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作文,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技能,并在作文中思考,透视生活,形成改造生活,提炼生活的意识,提高生活的质量.

历来的教学大纲都强调,指导作文从内容入手。叶圣陶先生也在《文章例话》中讲道:“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可以说,儿童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那为什么现今的儿童会对周围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谈不上感受到作文的实用性呢?

其实,小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自我控制力较差,知觉事物很大程度上处于无意知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常常是在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心理驱动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小学生对他所知觉的许多事物是无所谓的,不加以引导,那样的生活即使发生在儿童身边,也不会是儿童的生活,作文即使写出来了,也不会有真情实感,不会动人;儿童不能感受到作文的实用与乐趣,也就不利于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我们知道,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只有那些与儿童的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能使儿童产生情感。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儿童的情感体验就不能作文。所以,儿童作文需要的强弱关系到他们一次次具体的作文活动的成败。

因此,要使儿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题材,一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地参与生活,尽可能地拓宽生活的取材面,引导儿童在参与生活的同时学会观察生活,并与生活进行“情感对话”,学会记录生活。

生活处处有文章

作文内容的积累,功夫要花在平时。小学生决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和学校里,生活中不可能经常出现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他们往往又会有错误的理解,觉得也许只有这样的事情才可以作为作文的题材。所以,首先在题材上要给儿童定个位,让儿童知道生活处处有文章,作文就是写写生活中的事情,如自己的感受、想像、愿望,或者是因生活学习需要写写书信、赠言、留言条等等。

1、运用兴趣“迁移”,对周围生活再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减轻了他们“写”的压力,缩短了“生活”和“作文”的距离,也满足了生活的需要。儿童的生活空间虽然相对而言比较单调和狭窄,但在他们单调的生活里一样能产生喜怒哀乐,狭小的天地里同样能发现善恶美丑,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里鲜活的素材,也能够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关注儿童的需要,善于对学生生活中这些热点进行探索,焦点进行挖掘,然后可以通过生活再现(回忆生活,生活情景演绎,实践等途径),指导儿童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把他们的生活兴趣与需要迁移到写作上来,同时也让他们逐渐理解,平常的生活一样有亮点,有生活就有作文,作文是件愉快的事。

2、拓宽视野,探索生活世界

限于生活阅历较少,和儿童知觉事物具有无意性的特点,儿童的兴趣范围较为狭窄,兴趣层次自然是不高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才会容易被他们所感知。如果一味的顺应儿童的意念则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为学生的作文开辟多种生活渠道。即在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尊重他们在体验生活中的独特感受的同时,根据儿童的特点不断地扩大儿童的视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发现平时生活中易忽略的细节并从中感受深刻的韵味,鼓励他们勇于探索生活的奥秘,找寻到新鲜的作文题材。

生活积累需记录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指导儿童通过记录积累生活。深入了生活,学到了新知识,有所感悟心得时,不及时注意记录,那么根据“遗忘规律”,很多信息会在短时间内被淡忘,临写作时一样无话可说,或者已经失去了原汁原味,之前的积累也就付之东流。且学生的观察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观察的不仔细,不全面,不深入。许多生活素材看起来

都是小事情,没有引起有意注意,不经意间从学生的视线溜走了。从这一方面来说,记录也有助于儿童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在课外思考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小学生写作文,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

记录生活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很多,常用的有摘抄词句,剪贴报刊杂志,资料卡片,轮流日记等,根据生活素材的类型还可以分为生活见闻,动植物趣闻,自然风景,社会经纬等等,不管使用什么方式,内容属于哪一方面,都要做到每天写一些学到的知识,学校的见闻或实践感受等等,篇幅内容不限。这同时也是在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观察和思考。如重视在生活中积累好词好句,让他们在写作文时自觉的去查找自己平时记下的词句,并且感受到积累的好处。

我们老师在教学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放开学生的手脚,“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提倡体裁自由,“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文体习作,如童话作文,诗歌作文,美术作文,读书作文,录音作文等;同时注重发挥作文的工具性,鼓励儿童写各种形式的应用作文,如通知,建议书,广播稿等。

题目自由,让他们在生活中用“儿童生活的方式写生活”,使学生作文于需作文时,作文于想作文时。多出范围题(半命题、开放性命题),或让学生自由命题。提倡儿童化的充满生活情趣的作文题目,努力让学生见到题就想写,并且有话可写,在命题上给学生提供一个说真话的空间。

写法自由,作文有法,但无定法。笔端文字须来自于心之所感,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对生活的认识能力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决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必定是有差异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多角度立意作文。

语言自由,找准儿童情感的激发点,抓住生活中可以成为儿童作文题材的机会,在儿童情绪高涨时即兴作文;或者给儿童创造生活化的环境,进行生活化作文训练。

当然,生活化作文研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如生活化作文教学系统性还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的教学序列,随意性大,显得过于生活化。其次,现在的小学生课业压力大,接触的生活面窄,对生活的认识层次低,教师创设条件进行习作是有限的,这些都不利于生活化作文应用于生活,这一点,笔者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后会继续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