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文明校园>>德育阵地>>师德建设>>正文

苏州实验小学之行一得

发表日期:2011/4/12 10:18:5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204位读者读过

苏州实验小学之行一得

铜山小学 周欣美

  有人说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途径有三条:一是阅读、二是学习,三是思考。我的理解上,阅读和思考是更多情况下是一种个体行为,而学习则带有群体性。在不间断的相互学习中交流经验,获取新知,发现不足,改进提升,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提升途径。

20113月,我们开始了为期两天之久的苏州实验小学的培训学习,在这一次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苏小张校长及董主任的讲座,获益良多。苏小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德育特色活动方面,让我们大开眼界。

 苏小能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将德育教育做到实处,寓教育于活动中,通过颇具特色的德育活动育人。他们的绿野村劳动实践基地、文化艺术节活动、百名学子评选活动、科技节、书画节、英语节活动、家长志愿者的活动等处处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在活动中教育人、培养人。

本次之行,我最大的收获是:

要做一个有时代精神的德育工作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者,做一个永远都能让学生喜欢的德育工作者,既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也是我们对自身的要求。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应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教育学、心理学是德育工作者工作艺术的理论依据,应该熟知并能灵活运用。几年的德育工作,在学习和体验当中我深刻觉得,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学而不厌:不仅对已知的知识要滥熟于心,更要注重知识的日积月累;不仅要注重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更要不断获取新知。注重积累,才能把平凡的工作提炼成思想的结晶,注重求新,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和淹没,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借用列宁的那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一个成熟的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来自不断的学习,这是我的第一点意识。

除了不断学习,德育工作者还应该具有创新开拓意识。

时代在前进,学生在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荒园,走近他们,我们需要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思考,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现代德育工作者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德育工作者,而应做科学型、学者型、智慧型的德育工作者。

把学习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我将收益甚多,对此,我是坚信的。也许将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对此,我充满期待。

聆听了大师的声音,心中泛起对教育的美好憧憬。未来的德育教育赋予我们这些德育工作者更多的使命,我们如何去创造?如何去完成?路只有一条:不断学习,不断超越。